第183部分 (第1/4页)

是老人们喜欢,他们也来了精神,跟着兴致勃勃的走了一遍,尽量给他们最好的招待。

这一次旅游还是很有作用的,回来的路上,老人们还是兴致勃勃,回到家里之后,更是喜气洋洋的给大家分发礼物和纪念品,然后给大家看那一叠一叠的照片,和朋友们亲戚们讲述着这次旅游的心情。这次旅行让他们年轻不少。好像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几位老人甚至商量着,下次要到什么地方去旅游呢!

做了这件事,是夫妻两个这次回来最大的收获了,这一举措,又开了当地的先河。大家都知道了,真正有钱的人,开始追求生气情调了,只是守着自己的存折,那是土财主。没看人家都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了吗?江家的人都可以到北戴河去疗养了。

这次回来,江敏也遇到不少闹心的事,来求她的人多了,因为听说了江敏开了工厂,都要到工厂去上班,尤其是老姨,她儿子成绩不好,还不到十六岁呢!就要江敏收留,去工厂上班,当然,现在有一种普遍的做法就是父母退休了,让自己的儿女接班,也许父母的年纪还不到五十岁,而接班的孩子甚至还不到十八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也司空见惯了,但是江敏不允许,这也是为了自己表弟的未来着想。江敏跟老姨说了,表弟的将来就不用他们操心了,先送到一所职业高中给上学,然后看成绩,如果不错就继续深造,入管局不行的话,就送去参军,总之,脑袋里塞不进知识,至少要让他学会怎么做人,而军队是最好熔炉,可以锻造出好钢来。

当然,也有人求冯志彬,不过那个家伙比江敏高杆,直接一拍对方的肩膀,“好,有志气,等征兵的时候,就来参加吧!如果被选上了,我一定好好照顾照顾。”

也不等人家说什么下话了。反正那意思就是等你真的来部队再说吧!其实也是这样啊,只要是为国家站过岗的,冯志彬都希望他们有个好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入管局真的到了他的手底下,操练一番,帮着转业之后安排一下也是可能的。但是现在让冯志彬安排个不合格的进来,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家里过了几天熟悉的日子,冯志彬和江敏也知足了,看望了父母,回来之后还带着他们去检查了身体,开了不少的药,江敏还嘱咐大哥嫂子,以及小玲他们,要看着老人们吃药,他们的年纪大了,要注意保养了,少吃大鱼大肉,饮食一定要清淡。他们都已经有了老年病的症状。一定要注意保养身体了。

这次回来,收获不小,冯志彬对于家乡的变化很震惊,他没有想到,道路修通了,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起来了,有人打扫街道卫生了,这一系列的运作之后,当地会有假这样的发展,所以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标语也是对的。附近的几个县市也开始学习他们这里的先进经验了,相信很快的,这个区域都会有新的气象。

孩子们玩儿的很好,小玲也快上初中了,江敏打算把她送到省里的中学。那里有住宿学校,江敏相信在那里,小玲的成绩会更好。

三百二十八 小玲的心愿

冯志彬对江敏想带走小玲的事,非常的高兴,江敏能做到这样,真是一个好妻子,他还能说什么呢!小玲就更高兴了,所以人都在祝贺他,冯金柱也高兴的很,不断的嘱咐小玲,不要担心家里,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不要给大娘他们添麻烦。

江敏到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周末回来,她也不用多管什么,小玲在这里的成绩很好,连老师都夸奖她,说小玲聪明,而且很用功的。但是,农村的教材和城里的教材是不一样的,在高考的时候非常的吃亏,再加上,江敏也看好小玲这个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够掌管起一个家,照顾幼弟,这不是没个小姑娘都能做到的。

江敏给小玲找的学校在省城,距离他们的驻地不是很远,江敏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现在开了工厂,王格和伍代都已经配车了,所以江敏要到城里去,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这所学校是省城的重点中学,江敏托了人送礼,才把小玲送去的,在送去之前,先给小玲买了三套衣服,有运动服,有条绒裙子,还有普通的夹克衫和裤子,运动鞋,皮鞋,布鞋都有,还买了装衣服的箱子,生活用品等等,还给小玲买了一只非常贵的钢笔,希望小玲可以好好等等学习。江敏知道,要想取得好成成绩,光是认真听课做作业是不够的,领着小玲又到各个书店去搜罗相关的复习材料,作文书,工具书等等。一番倒腾下来,小玲整个人都起了变化,一点也不像农村来的小姑娘了。江敏做了这些,最怕的就是小玲表现出怯懦,被城里的孩子欺负,这是人性,谁也无能为力。恐怕连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