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 (第1/4页)

“知错就好。”元佑帝的声音里透出几分冷意:“做人最重要的不是聪慧能干,而是恪守本分。这些年你一直做的很好。朕希望,你能一直头脑清醒,不要令朕失望。”

孙贤妃面色白了一白,低着头应了声是。

这就是试探之下的结果。

早知如此,真不该自取其辱。

元佑帝又说道:“你如今代掌凤印,凡事更要谨慎小心。这件事,朕会下令,不准任何人枉议。皇后那里,你就自己去请罪吧!”

孙贤妃暗暗咬碎了一口银牙,面上还得挤出笑容来:“是,臣妾这就去椒房殿,向皇后娘娘解释清楚,免得娘娘心生误会。”

……

满心屈辱的孙贤妃,出了福宁殿之后,又去了椒房殿。

王皇后在“病中”,平日极少见人。

不过,今日孙贤妃求见,王皇后却立刻就让人进来了。两人四目相对,心中俱都涌起难言的复杂滋味。

孙贤妃自觉饱受羞辱,王皇后心里又岂能好过?

她出手对付顾莞宁太子妃,现在倒好,人家婆媳两个不但没记恨,反而以德报怨,替她找回了颜面……

这比直接打脸,更令她颜面扫地。

这个顾莞宁,手段实在是高明。

她真不该一时冲动,和对方结下仇怨。

然而,现在后悔也迟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也只能咽下。

孙贤妃将请罪的话又说了一遍。

王皇后也没有敲打她的心思,只淡淡说道:“既是无心之过,不必放在心上。”

此事是否传开,都无妨。反正元佑帝已经知道了。孙贤妃的一腔心思,算是彻底落了空。

第五百零四章 扬眉

回了太子府之后,太子妃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今日进宫,真是舒心又畅快。”

这些年来,元佑帝从来都不待见她这个儿媳。

今日看着她的目光里,却满是赞许。

再想到孙贤妃满心怒气却又不得不强自隐忍的样子,太子妃的心里就更痛快了。

顾莞宁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道:“凡事只要站稳一个理字,任凭对方是谁,母妃都无需畏惧。”

譬如孙贤妃,纵然是太子生母,也只是宫中嫔妃而已。太子妃敬着王皇后,对孙贤妃没必要时时卑躬屈膝。

太子妃笑着叹了口气:“枉我活了几十年,遇事总是犯糊涂。还不如你想的明白。幸好此次我听了你的话。不然,母后心中记恨不说,父皇也会对我心生不满。”

顾莞宁目光一闪,接过话茬:“不过,这么做,也算是彻底恼了贤妃娘娘。”

太子妃挑了挑眉,颇有些霸气地说道:“恼便恼了。她素来看不上我,在殿下面前时常说我的不是。在她眼里,于侧妃胜过我百倍。如果不是她时时挑唆,殿下这么多年也不会待我这般冷淡,总让我这个正妻没脸。”

哟!

这也不糊涂嘛!

顾莞宁将唇角的一丝笑意按了下去:“母妃能想明白这一点就好。”

顿了顿,又淡淡说道:“不过,母妃日后也要多加小心。贤妃娘娘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经过此事,一定是彻底地记恨上了我们婆媳两人。”

她倒是无所谓,怼人无压力。

太子妃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都不够,少不得要吃些闷亏。

太子妃颇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的斤两,立刻说道:“以后你陪我一起进宫。”

顾莞宁忍住笑,点头应了下来。

……

这件事处理得颇为低调隐蔽。

就连太子,也是在数日之后才知晓此事。回府少不得要数落太子妃一顿:“母妃也是一片好意,你这般将礼物送回去,还禀报给父皇知晓,岂不是故意让母妃难堪?”

太子妃一脸无辜:“当时臣妾也是担心母后会知晓,心中不快。所以才暗中将礼物送了两件回去,并未对外声张。也未损及贤妃娘娘的名声。殿下说臣妾故意让贤妃娘娘难堪,委实是冤枉臣妾了。”

想也知道,孙贤妃一定是在太子面前抹眼泪诉委屈了。因此,护母心切的太子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给孙贤妃出气。

“你到底是什么用意,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太子冷着脸呵斥:“你身为婆婆,凡事也得有自己的主见,不能总被顾氏牵着鼻子走。”

哼!

不听儿媳的,难道要听你的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