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部分 (第1/4页)

顾莞宁也振作起来,笑着说道:“战争最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性。大哥如今已是一个合格的军中主将了!”

萧诩笑道:“我也有此感受。希望他早日得胜回京。”

……

隔日清晨,萧诩召重臣们进福宁殿,将密奏上的好消息公之于众。

一时间,人人都是一脸喜色。

主将身亡,对军队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当日顾淙身亡,若不是一众顾家家将在军中稳住局面,边军早已军心溃散。

吐蕃太子一死,吐蕃军心必乱。突厥又死伤惨重有了退意。局势一片大好,边军胜利在望!

王阁老满脸喜色地拱手:“如此看来,边军很快便会大胜而归。恭喜皇上!”

群臣一起拱手:“恭喜皇上!”

萧诩精神极佳,笑着说道:“好,朕和诸爱卿一起等待边军大胜的好消息!”

一片欢腾中,身为吏部尚书的顾海,神色间却略略有些沉重。

顾家暗卫,原本俱由他暗中掌管。此次为了边军战事,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命所有暗卫随顾谨行同行。

下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便已有了心理准备。这一刻真的来临之际,他才知道自己是何等心痛心酸。

赤胆忠心,大胜而归。

这八个字里,浸透着无数顾家儿郎的鲜血。

这份悲恸,不能显露出来,只能藏在心底。

顾海深呼吸一口气,竭力将心头的纷乱按捺下去,逼着自己露出合宜的喜悦神情。

直至傍晚。

回到定北侯府,顾海才将戴了一整日的面具卸下,露出疲惫和痛楚。

太夫人一见顾海这般模样,心中倏忽一沉:“老三,出什么事了?你为何这般神情?”

顾海打起精神,将季同领暗卫刺杀吐蕃太子之事说了出来:“……季同杀了吐蕃太子,立下大功。皇上十分振奋,众臣群情激昂。边军已彻底占据上风,要不了多久,便能打完这场仗了。”

边军大胜,指日可待!

而死在边关的顾家暗卫们,永远都回不来了。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约束(一)

顾海竭力用轻快的语气,将这个沉痛的消息说了出来。

太夫人所有的笑容,都凝在了脸上,目中满是悲戚。

这些暗卫,大多是顾家家将的后人,也有不少是边军将士遗孤。大多年轻骁勇,尚未成家。

换在平日,顾家轻易不会派他们上真正的战场。除非成亲生子留下子嗣,才会挑出其中善战之人送去边军。

这一回,顾家暗卫倾巢而出,能活着回来的,还能有几个人?

顾海心中一酸,低声道:“母亲,只要打了这场胜仗,国泰民安。我们顾家儿郎死得再多,也值得了。儿子日后自会慢慢培养新一批暗卫,不令顾家的英勇热血断了传承。”

过了许久,太夫人才缓缓点头。

太夫人未曾落泪,目中露出巨大的悲伤,却比落泪更令人伤怀。

顾海眼眶也有些发热。他想说些什么来安慰太夫人,喉头哽咽,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来。

落日的余晖洒落进来,一点点昏黄的光芒,很快暗淡下来。

正和堂里,母子两人的身影俱被笼罩其中。

相对无言。

许久之后,太夫人终于张口道:“不管如何,杀了吐蕃太子,总是一桩大好消息。于边军于谨行而言,都是好事。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吴氏崔氏婆媳,免得她们两人日夜为谨行担心。”

顾海点点头,应了下来。

……

吴氏崔瑶婆媳两人,很快听闻了吐蕃太子被刺杀的喜讯。

她们两人一时未想及这个喜讯后的阴暗血光,两张脸孔上几乎同时泛起喜悦的光芒。

“这么说来,边军很快就要打打胜仗了?”吴氏满怀希冀地问道:“待敌军被撵走之后,是不是谨行就能回来了?”

崔瑶未曾出口,目中露出同样的期待。

顾海避重就轻地应道:“若边军打了胜仗,谨行必要班师回京,接受皇上封赏。”

顾谨行已充分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边军主将。待论功行赏承袭爵位之后,依旧要远赴边关镇守。

这些话,顾海自不会在此时说出来,扫吴氏崔瑶婆媳的兴致。

果然,吴氏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宛如放光一般,瞬间亮了起来,一把攥紧崔瑶的手:“崔氏,你听到你三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