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舱。回去以后,再三关照雪雁,再不许没事偷溜上甲板。雪雁没自得法子,只能跟着姑娘在舱里耗着。整日里坐着无聊,也就打着瞌睡。

黛玉看烦了书,也在想着心思。既然这荣国府里规矩如此之大,自己一定不能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耻笑自己不懂规矩倒也罢了,若是连娘也一起给耻笑上了,说她不会教女儿,这就是自己的不孝了,连娘在地底下都不等安生。

想到了娘,黛玉不免又哭了一场,这雪雁见惯了自己家姑娘动不动就流泪,也就懒得去劝了,倒是老嬷嬷王氏帮着劝着,说让姑娘想开些,自此以后,就在外祖母身边了,外祖母如此重视她,连长房嫡长孙都打发了来接她,以后外祖母一定会疼她的,云云。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雪雁也听得烦了。黛玉这才渐渐收住了泪。

想着娘临走之前的嘱咐,黛玉又出了神。娘有一套碧玉簪子,做工精美,娘时常翻出来看着,只是从来都不戴。黛玉觉得奇怪,想着那么漂亮的东西,怎么娘不用呢?难道是娘不喜欢?可若是不喜欢,怎么又时常的翻出来看?

后来,黛玉才知道,那是娘的陪嫁东西。兴许是娘心爱之物,娘舍不得戴,以时常翻出来看看,想念一下以前在娘家的日子。黛玉是这样想的,渐渐的黛玉也就不去再去注意那套簪子了。

只是没想到,娘那时候病得那么重,其他什么都不顾了,还找人翻出那套簪子,亲手递给了自己。还嘱咐自己一番话,说这套簪子就是黛玉的了,让她一定收好,还说,见着了老太太,一定要私下里没人时对老太太说,就说做女儿的那时候不懂事,现在这东西已经给了外孙女,希望能够完璧归赵。还让外祖母一定帮着全她的心愿。

黛玉一开始不明白,东西已经给了自己,怎么完璧归赵法?难道是让自己把这东西给了老太太?但是又不像啊?不是要让自己一定仔细收好保存的吗?再想了又想,黛玉脸红了,怕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意思吧?

(头痛的像被斧子劈,原本不想写的,想想不能失言,大家凑和着看。

其他的都不说了,等以后再说。)

正文 138 入府

138 入府

这船走得再慢,也渐渐快到了。贾瑚虽没赶上回到府里喝腊八粥。但好歹也没差上几天。这船刚一靠岸,才搭了船板,就有人要上来。原来是周瑞夫妇。这夫妇俩等了有几天了,才刚有个小子来报,说是看着像是瑚大爷的船过来了,才急匆匆地赶到岸边上。

果然是瑚大爷的船呢!一边忙让人给府里送信,一边等着船靠岸。

等到贾瑚见了他们,虽只是几个下人,但贾瑚离家有段日子了,看到他们自然是感到亲热。贾瑚虽归心似箭,但顾念着黛玉的身子,还是请周瑞家的去见过林姑娘,问后没了事,才尽速赶回府。

黛玉这里是心神不安的,下了船,上了车,心里不断的提醒自己,千万别多走一步路,现万别多说一句话。

而荣国府里,等待老太太得着信儿,就看是眼巴巴地望了起来。还是元春在一旁劝了起来。让祖母先宽宽心,这一路上进来,还是得有不少的时间呢。

这元春自上次跟母亲摊开了以后,倒是收了愁容,感觉有了变化,至于到底是哪里变了,倒是有点说不清楚。她现在反过来还劝着父母,哪里没有争斗呢?这大宅子里不也是一样?只是以后自己去的那里地方大些,斗的人多些罢了。只是有一条,就是可能没有像别的女儿家出嫁了那么容易归宁而已。所以,一家子人在一起,要开开心心的。开业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好过一点,以后再见不着的时候,可以想想这些开心的日子?

子肜听了这些,虽眼中还有泪,却也努力地笑着。她的女儿,在哪里都是会好好的。歇了一会儿,子肜又叮嘱元春道:“娘以前给你说了好多的故事。你得知道,在那里要保住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得有些手段。而且,自古那里面的人都好用个药物害人的。所以你得好好的仔细那些个吃进嘴里的东西,不光是吃的,还有喝的,闻的。用的,样样都可能下药。你跟着我学了这么些年,只要仔细,别人在那些上头怕是难以得手。就是有神怀疑琢磨不透的,想着给娘捎信。咱们家,还有你舅舅家,都是有些个法子的,等下让你老子与你细说。”

子肜千叮咛万叮嘱的,只是不放心。但是,再也不在女儿面前露出哀容。而且更仔细的盯着女儿背一些奇怪的偏方什么的。

估算着时间,子肜也到了老太太的屋子里。现在这屋子里可真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