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再听了这条消息后,薛宝钗也顾不得多坐了,告辞回家后仔细的盘算开来。她哥哥还在牢里,原本还留着一根血脉的,现在小侄子没了,若哥哥真的不能留下命来,也算得上是家破人忙了,到时候自己不要去说了,这寡母怎么办?当真要依靠着薛蝌过日子?这堂弟现在看着不错,但日后娶了媳妇成了家,谁又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光景?再说了,哥哥自小疼她,她又怎么能忍心看着哥哥赴死?

现在京里有了这么个事情,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够,但若是求了舅舅姨妈,可能还有办法。而只要自己能得了这个事情,估计就能换得哥哥的活命。这样来来回回仔细盘算,宝钗觉得若自己真舍了出去,那这胜算极高的。虽然对着以后会如何有的莫大的茫然和恐惧,但想到母亲和哥哥,她也不得已了。

拿定了主意,宝钗就想着该如何操作了。虽然舅舅可能会帮自己,但这些事情还是女眷行事方便,而且自己只要求的荣国府二太太的相助,这事情就极有把握了,再说了舅舅也是一向对这个姨妈偏疼的,这姨妈同意了,舅舅还会不帮忙?

于是,就有了这一段宝钗跪求子肜的事情。

且说子肜对这些都不管不问,只管放手交给丈夫和哥哥,要是他们都没法子了,自己还能折腾出什么花儿来?也不听这些东西,省得让自己不痛快。贾政当然知道自己妻子的心思,所以也就没有再跟她说这些了。不过虽然暂时还不得其法,以着贾政敏锐地政治嗅觉,他明显感觉得到皇上怕是要借题发挥了,开始收拾那些日益坐大目空一些的遗老,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想要皇权集中而已。所以,他由着薛蟠的事情拖着,如果能拖过这些漩涡,就能留着他的命。

只是贾政也只到皇帝还得再等等,不为其他,因为还有外扰没了结。安南的战事虽然得胜,却是自伤八百,而皇帝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继续纠缠,战事引发了太上皇的殡天,这个话岂是好听的?再加上南安郡王还在安南做客呢。

所以皇帝同意议和了,并且,也同意南安藩主的恳求,欲求娶南安郡王之妹为世子正妃。

这一下,对安南郡王府上犹如是雪上加霜。这安南老太妃本就为儿子前线作战揪心,后来虽听得自己儿子在安南做客,但好在没有性命之忧,也心想着这回儿子虽然没有功劳,但还是有着苦劳的,皇上也比不会冷了臣子们的忠心,必会想法子救回儿子的,也就算是心安。可是没想到,皇上会同意这藩王的求亲,拿自己的女儿去和亲?当下是肝肠寸断了,差点就卧了床,好在的了皇上身边的黄门指点,明白了里头的玄机,才知道皇上保全自己一家的苦心,必不会让忠臣寒心的。

于是,南安老太妃也就放稳了心神,满京城的相看起姑娘们来了。自然也要是门阀之后,不然这身上的气派就端不出来。但是真正的豪门贵女又岂能落入这个局里的?于是也就是要么没落世家的,要么就是庶女,总都是有些个卖女求荣的意思在里头的。但这些都是你情我愿,大家两便而已,只苦了什么也不知的女孩子,只是既然得了家里的养育,又哪里有他们说不的时候?

(有朋自地球对面来,经年未见,需多多陪伴,所以昨日未更,今日补请假条。我会努力补上字数。新坑同样要补的。

还是不要Face的再说一遍:

新坑虽瘦,指日可肥,请各位亲不要大意的上吧

史白妇产科医生方宜在坑底举着小牌子,上书:求推荐,求收藏,求长评,求点击,求打赏

书号:1921618

书名:笑清廷)

还有,鞠躬感谢给笑清廷投票的亲,有推荐还有宝贵的评价票,真是心花怒放

正文 307 和亲

307 和亲

王子肜等宝钗走了以后,心里还不是很舒服,她没想到,宝钗竟然来求了她,说是想高攀上南安老太妃,认了义母,为义母分忧,早日签了国书,也算是为国尽忠。

当然,这都是场面上的话,子肜这段时间不听八卦,自然不知道和亲的事情。但是红楼这一段,她又怎么会不知道,她还为这事情很担心了探春一段时间呢。现在一听宝钗的话就明白这里头的事情了。那南安老太妃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就满大街的要找个义女,但又怕这义女掉了脸面,更紧要的是怕糊弄不过藩主,所以也要有着好家世,又要有着好气度,看着是像样的才行。原著中的探春也就是因为大气才给相中的吧?

只是子肜没想到,宝钗也动了这个脑筋。可这有什么还不明白的,若能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