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 (第1/4页)

之所以打发老奴来,原是为请问大姑奶奶,初三日可抽得出空儿回王府一趟?说是到了那一日,定要吩咐厨房做几道大姑奶奶爱吃的菜,好生为大姑奶奶补补呢!”

孔琉玥闻言,不由越发羞赧。韩青瑶怀孕将近六个月了,依然时时惦记着她,她就算再忙再累,难道连写封信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这般一想,她只觉得片刻都等不得了,急声吩咐了梁妈妈代她陪沈嬷嬷说话儿兼留饭后,便忙着给韩青瑶写信去了。

打发了沈嬷嬷后,傅城恒从外院回来了。“……才二弟和凌总管给我瞧了此番办事的账簿子,除开一应花销,此番一共进了四万余两银子。我想着祖母她老人家一生都怜贫恤老,慈悲为怀,所以命二弟将这四万余两银子都送去了户部,已祖母个人的名义捐给江西受灾百姓的,不算在我们永定公府的大账户内,也算是为她老人家积福了,只不知你意下如何?”

今夏江西遭逢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洪灾,皇上皇后带头行节俭之事,下面众王府公卿世家也都或多或少捐了一笔银子,故傅城恒有此一问。

孔琉玥见闻,毫不犹豫就答道:“你拿主意便是。”今冬她庄子上的菜蔬可谓是大丰收,直至日前,已足足为她赚了六万多两银子,然冬天才只过去了一半,也就是说,待一整个冬天过完之后,她少说也能进账十二万两,因此四万两银子,她还真不放在眼里,乐得用其为老太夫人,也为永定公府买个好名声!

傅城恒见孔琉玥并不在意此事,虽在自己预料之中,也不免有几分感触,他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够视金钱如粪土了,不想妻子却比他还要高风亮节,因饱含感情的握了她的手片刻,才又说道:“再就是祖母留下来的体己财物,我想趁这几日离过年还早,召起了二弟四弟和大姐,也都分分,省得多一桩心事,大家都过不好年!”

别说自己的庄子已经开始在盈利,且利润颇丰,就算还没有盈利,孔琉玥也从未打过老太夫人体己的主意,她活了两世,最瞧不起的都是只想着继承遗产不劳而获的人,自然不会让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因点头说道:“今年事今年了,这原是该是。不过到时候是不是将二姑奶奶三姑奶奶也都请回来,挑几样东西做个念想去?两位姑奶奶日子过得不甚宽裕,我们做兄嫂的能补贴她们一点,她们的日子总会好过些!”

本来出嫁了的姑奶奶不在财产分派范围内乃是约定成俗之事,但永定公府情况又特殊,其中一位姑奶奶乃是王妃,又向来与老太夫人祖孙情厚,总不能连几样老太夫人的小东西都不留给她做念想罢?

可一旦给了晋王妃,不给另两位姑奶奶,不免又要授人话柄,说永定公府苛待庶女,倒不如待她们姐妹三个一视同仁的好,相信晋王妃也是不会在乎那点财物的。

见孔琉玥考虑得这般周全,傅城恒自不会又二话,他也跟着孔琉玥一样,信奉“儿孙不问爷娘田”这句话,并未想过要独吞老太夫人的体己或是占大头,遂即刻使了人分别取晋王府和两个庶妹家中传话,让她们明日都回来,大家当面清点分配老太夫人留下来的体己。

于是次日一早,傅城恒兄弟三个,并孔琉玥妯娌两个,还有晋王妃姐妹三个,便齐聚在了乐安居自老太夫人亡故后,便一直关闭着的上房门前。

领着一众兄弟姊妹在乐安居上房门口肃穆的鞠过三个躬后,傅城恒便命一旁的沈嬷嬷:“沈嬷嬷,开门罢!”

沈嬷嬷自老太夫人去世后,便憔悴消瘦了许多,再也不复之前的矍铄,看起来竟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似的。傅城恒和孔琉玥瞧了都十分不忍,好说歹说将她劝回了自家去歇息,一直到昨儿个决定今日要清点老太夫人留下来的体己后,方使人去请了她回来。

闻得傅城恒的话,沈嬷嬷屈膝低低的应了一声:“是,国公爷!”便掏出钥匙,上前几步,将老太夫人生前所住的乐安居上房给打开了。

众人随即鱼贯走了进去。

老太夫人嫁进傅家快六十年,做了四十来年的当家主母,兼之她老人家出身高贵,嫁妆丰厚,平日里儿孙们孝顺又众多,宫里也时常有赏赐下来,自然所有的橱柜箱笼都塞得满满的。

卢嬷嬷领着老太夫人生前最倚重的连翘落翘并几个得用的婆子,当着傅城恒兄弟姊妹一众的面儿,将橱柜箱子一个个都打开来清点。

金银首饰、四季衣料、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在场众人也不是那等没见过世面之人,旁的不说,只说晋王妃贵为王妃,所拥有和平日里见过的好东西,便不知凡几,但饶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