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大学士万安道:“自古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王爷以辅政之尊,失手打烂一件器皿,命匠作司重铸一个也就是了,御史台的人成日就喜欢小题大做自命清流”

张奎亢声道:“君臣大礼乃人伦首要的礼仪,怎能说我等是小题大做?请礼部尚书说话”

礼部尚书周洪谟也是百姓口中鼎鼎大名的“泥塑六尚书”之一,向来只求明哲保身,哪里敢为小御史们说话,闻言缩了一缩,道:“这事首辅自会定夺,关礼部什么事?”

另有几个御史对周洪谟的话不满,朝堂上立刻就吵了起来。

楚留香阴沉着脸道:“咆哮金殿,成何体统?再有不知礼仪的,先拖下去廷杖八十”

他一句话,殿上立马安静下来。

张奎道:“微臣若失仪,甘愿受杖,可襄王殿下今日也该受杖”

李侃大声道:“臣附议”

其他大臣正要说话,楚留香一挥手制止了,“上一次,张奎和李侃两人联名上奏,弹劾忠国公与定远侯强占民产,违禁圈地,今日在朝堂上又异口同声讨伐襄王。本相倒要疑心你们是不是朋党了”

自古统治者对官员之间朋党相依是十分忌讳的,被列为朋党的官员下场肯定十分凄惨,何况楚留香一说他们弹劾石家兄弟,石亨立刻勃然大怒,斥道:“这一干吃白饭的御史给事,只怕就以顶撞朝廷栋梁为乐,太傅就算赐他们廷杖,他们也不怕,据说被打几下,在百姓之中,口碑就节节上升,就道他是忠臣依臣看来,他们以下犯上,污蔑重臣,朋党为奸,居心叵测,不如直接杖毙,以儆效尤”

石彪大声叫好,一干武将也纷纷附议,其余的六部九卿官员噤若寒蝉。

楚留香微微狞笑,道:“杖毙未免太重了,他们既要名声,不如就杖八十,若是太不经打,死了,也是他们命该如此怪不得皇上心狠还有附议张奎和李侃的么?”

成绶帝听到这里,脸色惨白,咬着嘴唇一言不发。

众人都听出了楚留香的意思,他虽然说杖毙太重,但是下死手打八十杖绝对能把人打死多次,看来张奎和李侃的命是保不住了,哪个还敢附议,跪在后面的全都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归入班次。

楚玉冷冷看着这幕闹剧,他虽无心叫这二人丧命,但心情恶劣,也懒得求情。

“大汉将军还愣着干什么?”楚留香一声断喝,殿上的金甲武士大步上前拿人。

这时跪在殿心一直低头不响的张嘉秀突然大声道:“且慢”

四名大汉将军怔了一怔,望向御座左右。

楚玉轻轻一挥手,他们先退了下去。

张嘉秀拱手道:“适才襄王怒击太平有象,皆因草民之事而起,还望楚首辅暂时不要怪罪两位大人,草民要与王爷理论,若王爷不重信约,要强娶官宦人家的小姐,就请把草民杖死放过这两位大人。”

竞争者如此有气势,楚玉怎么能仗势欺人?他不由压下怒火,道:“你既是张氏从子,血缘上就是张小姐的堂兄,怎能联姻?用这样的理由来诓骗本王,你们就不怕获罪么?”

张嘉秀道:“草民虽是张氏之子,可小妹自幼却是收养的媳妇,并不姓张,我俩从小青梅竹马,四邻八里人人知道她是我家养的媳妇,如今为了此事,两位养育我等的庶母也一同进京,没有陛下的旨意不敢上殿。草民请问襄王,这样的婚约能因另外的求聘者身份高就作一纸空文么?草民只知便是天子选秀,也要选未曾聘娶的女子,是也不是?”

楚玉自然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一时沉默无语。

楚留香虽然强横,可他知道这里是大明,古代人很重约定,尤其是婚约,男方不同意悔婚的话,就算利用皇帝下旨也没有一点道理。因为红绡公子对泠然上心,他心里对那丫头本就十分不喜,不想她成为自己的儿媳妇,闻言就想借着外力迫使儿子放弃算了。

“想我楚家是何等的身份,襄王又是何等的人才,怎么会强娶一个女子,你既如此说,可有凭证?”

楚玉皱眉,可父亲话已出口,在众人面前他不便反驳。

“有婚书为证,还有抚育小妹的两位姨娘可出面为证。”张嘉秀答着,已双手举起一封东西。

丹陛上的太监忙小跑着下去将那封东西拿上来,象征性地先递给成绶帝看了,再送到楚留香面前。

楚留香打开一看,那是一封已经发黄的婚书,看样子确实有十年左右的历史,看到前面双方父母的契约条文时,他没有什么反应,可是最后扫到双方父母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