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百姓们难得看到皇帝和百官,今夜圣旨说与民同乐,取消了内城的宵禁,大开皇城大门,站在楼头望去,街市上到处张灯结彩,喧闹连天。还有许多大人将小孩扛在肩头,孩子们手上还提着花灯,百姓们气冲牛斗,人海如潮水般一波一波参差不齐地山呼“万岁”。

成绶帝幼年登基,只怕当时接受百官朝拜的盛况已经记不清了,今晚看到臣民们的朝拜,显然十分激动,水仙花般清雅的面上潮红一片,不停地挥手与百姓们致意,样子很亲民。不仅碧晴,连泠然望着他那样子都禁不住有点感动。

楚留香眯眼打量皇帝,又看看底下数以十几万计的百姓,微微自鼻眼里哼了一声。

谨身殿大学士万安是察言观色的好手,向来就为自己站对路线而自豪,看到小皇帝踌躇满志接受着百姓的顶礼膜拜,相爷自然不怎么高兴,赶紧凑到楚留香身边跟他说起这元宵节的趣事。

泠然冷眼光石家兄弟远远站到五凤楼的另一头,两人窃窃耳语了几句,随即沉默着望着楼下的灯树火花表演,面色十分凝重。

这时各路公主也凑过来给皇帝太妃们请安,楚留香就带着大臣们退到五凤楼左边,将中间尽数留给了皇家。

这时楼下推出一棵巨大的人工树,上以彩灯点缀,树高二十余丈,顶上还扎了个小平台可容一人站立,上头一个男子,头戴飘飘巾,身穿月白色长衫,手上还挥着一把折扇,引吭高歌,响彻云霄,令五凤楼头的贵人和底下的百姓顿时都安静下来屏声倾听。

只听他唱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越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真真是唱尽了京都繁华,灯节盛况,大明朝灯市早在初八就开始点灯,一直要热闹到十七夜才落等,整整十日,是历史上灯节最长的一个朝代。泠然站立琼台高阙之上,遥遥望见天边似乎四处火起,照亮了几方的夜空,她眼前模糊地浮现出楚玉金戈铁马,带领士兵剿灭乱党的景象。想到今夜他们又将重逢,他不需再“不恋单衾再三起”,她的菱唇渐渐上翘,弯成了一个可爱的弧度。

她却不知,在那人山人海之中,出现了一个轻裘缓带,倾国倾城的少年,鹤立于人海当中,幽深的眸子紧紧锁定着楼头笑意盈盈的她,心头滴血。

他身边的人纷纷私语,不自觉地给他腾出一点空间,怕靠得太近了会亵渎了他,许多人猜测这是微服混到民间与百姓同乐的世子王孙。

“看够了没有?该走了她好得很,不用你费心。”一只玉掌拍在了他的肩头,随即一个戴着滑稽小丑面具的人跳到他的跟前张牙舞爪,试图挡住他的视线。

红绡公子淡淡一笑,无比萧索,叹道:“是该走了。”可惜他的目光还是停留在五凤楼头那一抹倩影上,久久不忍收回。

恰在这时,广场上响起繁乱的鼓点声,一队踩着高跷、长袖飞舞、面上画了各色狰狞张狂图案的艺人列队以木槌敲着手鼓跳到中间,做出许多高难度动作,引得楼头楼下掌声如雷。

戴小丑面具的女郎拉着红绡的手就想走,可是他脚下像生了根似的,不由叫她生气,愤愤道:“你是怎么答应我的?”

“不对……”红绡话音未落,只见那队踩着高跷的艺人突然都凌空而起,其中几个手上棒槌连着长长的细绳,脱手就向站在五凤楼正中的成绶帝射去。

泠然就立在离皇帝两三步远的地方,红绡自然怕她受伤,急忙就想抢上去相护,心念刚一动,手上一麻,半身酸软,竟是脉门被师父扣住了,使不出一丝内力来,花样容颜顿时变色。

“都要走了你还管他们的闲事做什么”女郎喝骂。

四周百姓见变故陡生,纷纷惊叫着四散逃跑,与此同时,“啪啪”声大作,五凤楼头浮现一片烟雾,那些腾空而起似群魔乱舞的“艺人”们还未跃上楼头,就被一队火枪手击落,楼头的垛口上,红绸一揭,几门火炮黑洞洞地对着底下涌出的一大群手执各种武器想冲上楼的人一阵狂轰。

楼底下的广场顿时哭爹娇娘,惊声汇集成了汪洋。

泠然侧目望向石亨兄弟,想是他们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再也顾不得许多,气急败坏地抽出佩刀佩剑向皇帝站立的方向狂冲过来,石彪犹自大喊道:“宪王殿下速速击杀朱见济,臣等尊英宗皇帝遗命,拥立殿下复位”

他们身边倒也还有几个死士跟随着作垂死挣扎。

彭伦早带着御林军中的高手守候在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