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颁布了一些废除苛捐杂税的新政,还屡次下诏禁止宗室权贵们侵占民田,甚至将固安公主等皇室的汤沐邑都分赐给百姓耕种,赢得了朝野一片叫好之声。

楚留香失了儿子这大臂助,自己又一副恍惚模样,在朝中的形势不容乐观。

仅仅是这一年里,成绶帝就罢免了臭名昭著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启用名望较高的一些名臣担任要职,将楚派的左右膀臂一一清除。

明朝的读书人都是满有气节的,当初摄于楚相yin威,有许多名士宁愿解甲归田,此番被皇帝重新征召入朝,都怀了满腔的报国之心,气势难挡。就连市井百姓们也看出,皇帝对付辅政大臣的戏码不久就会上演。

从长衫客的结束语中就可以听出民心所向:“……那楚相把持了朝政二十多年,不想失了红绡公子之后,竟失魂落魄,成了一病秧子,每日里闭门谢客,连他的亲信都投到了皇上一边,若不是襄王还带兵在外,君臣们有所顾忌,说不定楚家的繁华就此要消散了”

众人有拍手称快的,有唏嘘不已的,尤其那堆游ji,嬉笑打闹着说如能侍候莲花玉郎或者红绡公子一晚,今生无憾之类的话,被大家取笑了一番。

日影西斜,商队补充好了行装,就要离开小小县城,百姓们只当听了一个神话故事般,有几个人和黄大哥打过招呼,纷纷作鸟兽散。

唯有泠然取出楚玉亲笔所写的一张榜文,寻了个偏僻处,心中百感交集。

不想隐居了两年,自己倒成了天下百姓传说中的人物,那个襄王爷的“未婚妻”,叫多少女子羡慕呢?可惜她明明不想伤害楚玉,却使得他英名蒙羞。

自卑毁容以来,她日日咬牙切齿想找楚留香报仇,此时听说他已没有当年的威风,竟有些失落。

她强了,对手却弱了,其中滋味并不让人愉快啊

楚玉如今不知身在何处,泠然考虑半晌,决定等夜色暗下来去探一探官府的营槽,确认一下此次他会不会出现在剿匪大军中。

和楚留香之间的恩怨夹着楚玉的因素,令她左右两难。

想了半天,她不由觉得好笑。

现在她的模样几乎全变了,要是楚玉看到她,只觉得是一个陌生人的话,那又何必再纠结呢?就当张泠然已经死了罢

如果是那样,与楚家父子恩怨两消,什么朝廷事,帝王事,一概都与她无关了,莫如背着药篓,游戏人间来得愉快。

天幕越来越蓝,月亮和星星渐次登场。

泠然拍拍屁股站起来,正想寻个地方跃进城中,忽听得耳后急劲的风声,足下一点,不假思索地飘上了前面一棵大树。

她的轻功可不是盖的,比任何师门绝技练得都出色

微带得意旋过身,她发现是两个猥琐男子,其中一个手上拎了个老大的麻布袋,双手抓着袋口,似乎刚才一个猛扑过来收不住脚,咕咚一下栽倒在地。

另一个抬头望着她,忽然“哇”一声怪叫,撒腿就跑。

那个跌倒在地的才回过味儿来,泠然已经到了他面前,一脚踩住他的头,手上明晃晃的匕首已经抵住他的咽喉,“说,想干什么?”

男子毫无还手之力,龇牙咧嘴地只是想挣扎着爬起来逃走。

此人不见棺材不落泪,激得泠然发怒,手上匕首一晃,削去了他一大片头皮。

男子只觉头顶一凉,一丛黑乎乎的东西落下,随即头顶疼得厉害,以为伤得很重,竟哭了出来,叫道:“女侠饶命饶命再也不敢了”

“什么再也不敢了?”泠然扫视地上的麻袋,大得足以装下一人,这才有点明白,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哦原来是人牙子,算盘打到姑奶奶头上,简直是找死啊”

她气得取出身上一条练索,将那人捆了个结实,打算一起送进树林跟那干强盗挂到一处,然后通知官兵将他们拿了去。

那人杀猪般叫着救命,泠然见他目光朝着远处,转头一看,有几个人不知从哪突然冒出来,正气势汹汹朝这方向跑来,其中好像就有刚才逃走的一个。

跑近了看,为首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婆子,戴着一头华丽攒珠的假发,一张脸涂得跟猴屁股似的,一手提着把朴刀,冲过来指着她道:“放开他,今日这趟事儿就算了了,如若不然,老娘叫你知道厉害”

泠然不屑地将捆成土粽的男子踢到一边,拍拍手道:“看来这房县外头还真是鱼龙混杂,你们又是哪号人物?”

一个扎襥头的汉子自婆子身后探出身,走前两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