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吕相一双昏暗的眼上下打量顾连州一会儿,心中感叹,他久闻顾连州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倘若顾连州能死心塌地的效命新帝,恐怕雍国的江山还是他们刘家的江山啊

只可惜。。。。。。。

顾连州早已发现吕相的目光,转过头,冲他礼貌的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吕相名为吕芳,颇类妇人的名字,然而此人的才智可不容小觑,他是宁国的三朝元老,实打实的好战分子,上任皇帝贪图安乐,于是便将这柄宝剑入了鞘,但入了鞘的宝剑依旧是宝剑,依然能够为皇帝分忧,所以即便至今迎来了第三位皇帝,他却一直稳稳的坐在丞相的这把椅子上。

殿上关注顾连州的人甚多,尤其以雍国人为多,宁人不知白氏的身份,雍国人可是清楚的很:他的妇人如今要为他人妇,他又不得不出席观礼,更何况这个妇人是迄今为止顾连州唯一的妇人,这等情形委实令人欷殻А�

当然,以顾连州的圣人之名,自是憎恨宁皇、为他惋惜的人多。

“吉时至,册封大典开始。”寺人尖细嘹亮的嗓音响彻大殿。

主座后偌大的屏风被寺人推拉开,出现了巫殿的原本面貌,两丈高的神像前有一个偌大的神台,摆着几十个神龛,每个神龛中便是一位宁皇的灵位,再往前,是供奉的鼎食。

大殿内没有窗子,两侧分别燃着四十九排牛油灯,隐隐映照着两个蛇尾相缠的远古大神——伏羲和女娲。

封后仪式其实很简单,只需大巫卜算出要封后的人选有没有“后命”,若是没有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这个定然是皇后不能封的,但一般在封后大典上极少出现这种状况,因为皇族肯定在大典之前就会请大巫先卜算一遍。

然后便须得看看这个皇后对国家社稷有没有什么危害,是不是妖后,如果都过关了,便授以凤印。

“今,妫氏有女。。。。。。”寺人尖细的声音刚刚说完前半句,殿中已一片哗然。

明明有消息传出来,皇后是白氏啊是临时换人?还是消息有误?

众人压着心中的疑惑,忙收了声音,毕竟这是一国之君的封后大典,不是儿戏,若是随意扰乱,即便是客人,人家完全有理由把你拉出去砍了。纵然宁国这个做法,本身就很儿戏。

宁国这边的权臣对此都是神色淡然,显然是早已经得知这个消息,而反观雍国那边,几大藩王虽然处变不惊,却总有或讶异或兴味的神色露出来,倒是顾连州,从始至终都如古井般,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他坐在那里便如沧海中央的定海石,令雍国一方的人都渐渐平静下来。

寺人扯着嗓子念完一番赞美妫清的话,终于请出了正主儿,一袭红色凤袍华服的妫清跪在神像前,受神的审视,大巫念念有词的在炉火上烤着龟壳,这片龟壳裂开的纹路,就记载着妫清的命运。

宁温亦是一袭红衣,立于伏羲的右手边,等待着占卜结束。

殿中真正看占卜之人实在是寥寥可数,大多数的目光都放在了宁温和顾连州身上,尤其是见美人就走不动道的宁国人。

七王看着宁温的目光渐渐有些迷离,果然,不穿白衣的宁温更加惑人,昏暗的光线下,站在伏羲神像下的他,亦如一尊远古神祗,红衣墨发,魅惑人间的容颜令人连呼吸都遗忘了。

这殿中,除了顾连州和一身珠光宝气的顾风华,其他人都黯淡了。

殿中静谧异常,只有龟壳裂开纹路的咔咔声。

约莫持续了两盏茶的时间,大巫从火中取出龟壳,根据上面的纹路卜出结果,然后他将龟壳举起来向众人展示。

实际上,离得如此之远,根本没人注意上面的纹路究竟是什么,再说即便注意了是什么纹路,也没有几个人能看懂。

偏是不巧,人群中有两个人不仅视力好,也对《易经》很有研究,能够看的懂占卜内容。一个是顾连州,另一个,是顾风华身后的一名少年谋士。

顾连州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神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根本没看见一般,而顾风华身后的那个少年谋士却显然定力不够,年轻的面上微微有些变色。

顾风华余光瞥见他的神色,悄悄的将自己的手掌伸了过去。

少年谋士,连忙用手指在他手掌上写下真正的占卜结果:凡女命。

这个结果令顾风华也颇为惊讶,但他面色不变得挥挥扇子,示意少年谋士装作不知,心中却开始揣测,宁温究竟想干什么,先是临时换人,还换了个凡女命的普通女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