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到汉武帝时期,他想压制当时势力极度庞大的外戚却无法从黄老学派得到助力,不得不将眼光放到朝堂之外,而这时的董仲舒迎合他的心思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为他全面收回权力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因此获得皇帝支持而从此走入朝堂,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把其他学说都排斥出去。

这个发家史大家都知道,也曾经造就辉煌,可惜弊端后面逐渐显露出来,仁义不分对象的胡乱施舍,武帝耗费数代大汉积蓄打下来的牧场在外族轻描淡写一句投降称臣就拱手相让,如果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那现在大汉的马匹还至于这么贵?骑兵如此之少?更可气的是把秦朝煊赫一时的武勇血性给斥责为匹夫之勇,一味的宣扬仁义道德,对于只会用刀枪说话的外族也和大汉百姓混为一谈,这种行为干脆就称为卖国贼或者汉奸都不为过。”

三人嘴里一口茶没含住,直接就喷了出来,“汉奸”?这个词新鲜,汉人的奸细?好像挺合适的,不过是不是有些太过毒辣,儒家怎么说也曾经为大汉的平安繁荣做出不少贡献,卖国贼这个帽子未免扣得有点太大。

杨风终于说出他的正题:“我想恢复秦时的武制,大汉被儒家磨灭的血性必须唤醒,不然迟早有一天沦为外族奴隶,不要以为我是危言耸听,看看现在百姓们,在官吏的层层盘剥下逆来顺受,只有北疆的百姓因为常年面临外族的劫掠,依旧保持着秦皇汉武时期的风貌,面对外敌毫不示弱奋起反击,放眼中原有什么地方的人会这么做?恐怕第一时间就是投降了事,经过这几场战争,你们也看到那些官员是个什么德性,一看不好就立即投降,保住小命排在第一位,这样的人真的能够让人寄予信任吗?”

曹操三人哑口无言,徐州之战中看到那些主动投降的官员那是一个丑态百出,为了性命什么都不顾,地理不知道?没关系,我可以亲自领路,粮草不足?城里粮仓都堆得满满的,还不够也无所谓,当地的富有世家豪族不给,连大军都不用动,自己带人去解决,实在不行就把百姓家的存粮都抢来,那些郡兵对付大军不行,可要对付百姓和世家却是劲头十足,拼命要给新主子留下好印象。

杨风把秦朝军制一一细数:“军队构成秦朝军队分三个部分,即京师兵、郡县兵、边防兵。

京师兵,由于任务不同,又再分三个系统:郎中令管辖的侍卫官,包括贝(钱财)选、荫任、军功特拜而产生的传中、中郎等,有俸禄,主要负责殿内值勤、侍从皇帝:卫尉管辖的皇宫警卫兵,由郡县轮番服役的正卒充当,称卫士,主要职责是守卫宫门;中尉管辖的京都成卫兵,成员是轮番服投的内史地区正卒,主要职责是保卫都城的安全。如果有特殊情况,京师重地还将另设屯兵。

郡县兵,指在当地轮流服一年兵役的正卒。由郡尉县尉管辖。平时训练,并兼管地方安全,战时奉调出征、因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又分为材官就是步兵、骑士则是骑兵、最后的楼船士是水军三类。大体北方、西北方多骑士,山丘陵地带多材官,江谁及沿海多楼船士。有的郡既有材官,又有骑士,一切以当地的地形来安排。

边防兵,指边郡骑士、材官、边郡屯兵和边塞皮卒。边郡骑士或材官,是本地服兵役的正卒。屯兵是集中驻扎的机动作战部队,由朝廷派遣的将军统率,如蒙恬曾长期领兵屯于上郡。戊卒包括轮番服役的各郡正卒和嫡发的官吏、商人及农民。除分散担任警戒、候望任务外,还构筑维修军事工程。兵种区分秦军分为步兵(含弩兵)车兵骑兵和水兵种。步兵称材官,有轻装与重装之分,前者无甲,持弓、弩远射兵器;后者上体着甲,持戈、矛、戟之类长兵器。着甲持弓、弩者称驾兵,是步兵的主力。车兵已经彻底被淘汰就不说了。骑兵称骑上,着短甲,执弓箭,所乘之马有鞍,无鞍蹬。水军称楼船士,具有一定规模。秦始皇陵兵马低坑的布阵表明,步兵数量较多,是主要兵种,车兵仍是重要作战力量,骑兵尚处于从属地位,弯兵且智较大辞容。作战中,车、骑、步、驾大休混编列阵,配合而行。

大汉也基本以这些为基础沿用至今,可惜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作为秦朝军制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极为严格的奖惩制度,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又被刻意隐瞒,只能大致推断出一些端倪,但是最起码的一点,秦朝的士兵不会为生活发愁,战利品中有数成是专门给他们分配,哪怕是俘虏他们也拥有挑选权力,这与大汉时期截然不同,所有东西都先给皇帝,然后再分配下来,将领都极少会分给下属普通士兵,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有战斗力,好处全被上面拿走,自己却要以性命来拼,换谁也无法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