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 (第1/4页)

“人生在世谁无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邓芸嘱咐道:“你们在陇北一天,就得听焱王、护国公主一天的话。切记!”

“妹妹,你放心就是。”

“妹妹,我们不会再给你丢脸。”

“我们定当听从王爷、公主的命令。”

邓家六位少年在陇北待了一年,将整个陇北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全部看在眼里,对何敬焱、李晶晶佩服的五体投地,再不会跟他们对着干,这使得他们日后渐渐得到了陇北官府的重用。

傍晚,众人用过晚饭,在大厅里热闹的说着话,仿佛就在长安李王府一样温馨。

李炳将李云霄单独叫到了书房,打量已经长成了让八公主心怡无比翩翩美少年的二孙子,用前所未有的严肃口气低声道:“此次我去津港监督大海船试航,最多两年后就带兵攻打倭国,这一战只会胜不会败。你想清楚,跟我同去还是留在陇北?”

定朝与倭国之战势在必行,就是早晚的事。

李炳的话说得非常清楚,此战定朝肯定会赢,那么赢了就会有大军功,只要李云霄去了,就会跟几年前李云青去北地打匈奴一样立下显赫战功。

李家子孙个个能文能武。第二代的李老实、李去病都当了文官。第三代文官、武官都要有。

李云霄已经是状元郎、开国侯世子兼准驸马,李炳想让他凭着自己的实力立下军功,得到比开国侯更高的爵位。

这样将来李云霄这一脉就不止是开国侯,而是县公、郡公,甚至有可能是国公。

李炳不怕外面的流言,说李家会造反,至少在何冬、何义扬、何慎当皇帝的时候不怕。

李家一门出了王爷、侯爷,再出一个县公或是国公也未尝不可。

这就是为何李炳去年一开始不同意李云霄跟着李晶晶到陇北的原因。

李云霄知道这次是决定他命运的选择,如果他去了,八成能立下大战功,功成名就,以高于开国侯世子的身份迎娶何义珏。

但是李云霄心里放不下同胞的妹妹李晶晶,在他心里,妹妹永远是需要他保护的。

李晶晶已有了夫君何敬焱,且有五百亲兵,可是保不齐哪天有大事发生。

太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何敬焱每年都要去封地的城府巡视军队及地方官府,一走至少半个月。

去年何敬焱就走了近二十天,临走时特意嘱咐李云霄要好好守护李晶晶。

如今李去病夫妻来到了金城,要在这里至少呆九年,可是一家三口不在焱王府里住,再说李云霄知道李去病的性格懦弱胆小,真要发生什么紧急的大事,李晶晶跟李去病不定谁保护谁呢。

“爷爷,我留在陇北。”

李炳就知道李云霄会这样答复,可是怕多年过后李云霄会后悔,便缓缓道:“飞郎年龄太小,当不得大用,上了战场更是连自己也无法保护。飞郎跟我去打倭国,只会让你奶奶跟你母亲担忧。”

“爷爷,孙儿只想留在陇北。”李云霄想了想,道:“您若是想让五弟到军队锻炼吃苦,不如让他加入虎奔军,这样能让妹夫盯着,不会出什么事。”

“我过几日才离开金城,走之前再来问你。”李炳手指在桌上轻敲,打倭国这样的大战事岂能不让儿孙参加,这样大的战功让已是一字并肩王的他立了没用,一定要分给儿孙,李云霄是最好的人选。

------题外话------

亲们,有票票吗,全部投下来,帮本文上月票榜。谢!

章节、28 李老实为妻参军 金城书院震百官

李云霄从书房里出来便被李晶晶叫到了偏厅,而后他与李炳的谈话就由李晶晶传给了贺氏。

夜深人静,焱王府的空气里飘荡着淡淡的花香,贺氏与李老实在院子里轻语时仿佛身置江南。

儿女们都渐渐大了,长子、三女已经大婚,长子已有了三个儿子,再过几年二儿子大婚,三儿子、四儿子也近成年可以定亲事。

遥想十几年前,潭州曲家村的岁月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贺氏摇头道:“长生,飞郎今年刚八岁,他到底是个小童,去津港的军队太危险,我不放心。”

津港属于河北道。几年前李炳与何敬焱在河北道杀贪官歼灭盐枭,树下无数的仇敌,这些人都隐藏在民间深处,若是知道李云飞进了津港军营,定会潜伏进去杀害他。

贺氏不得不防。

李老实有些激动的道:“怡妹子,我带着飞郎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