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辈能收在下为徒。”

本来一般介绍,是不需要把详细官职也说出来的。但曹性根据‘后世记忆’来推断,认为王越是一个对封官极其痴迷的人物,因此才希望借由自己的武将之职,来让王越增加对自己的看重。果然,曹性的话才一说完,王越的脸上已经耸然动容:

“方才你说,汝乃并州之将领?!”

第二十七章 我当你徒弟好了

PS:送上今日第一更~有书友说希望本书能改一下风格,变成庄重性的,在此小仙只能很抱歉地说一句:本书乃轻松爽快型,不喜欢爽文的大大请勿追看哦~

——

——

对于武林中人来说,王越的地位是鲜少有人可以比肩的。不仅如此,对于数之不尽的武林中人来说,王越还是他们终生奋斗的目标。只不过,王越的人生目标并非是成为‘武林神话’,而是希望能够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从而拜将封侯,光宗耀祖!

只可惜,对于朝廷大员来说,他们重视的,并非是什么‘武艺高强’,而是自家的‘身世’。因此,出身平民的王越,纵使武功几近天下第一,但在仕途之上却屡屡碰壁。这一点,从他来了洛阳已数年,但却依旧是平民之身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了。

因此,当曹性说出自己的身份之际,王越倒是不由得心中一动,随即开口问道:“汝乃沙场战将,却如何听得王某之名?”

见王越的表情终于有所‘松动’,曹性连忙继续说道:“就因为在下乃是沙场战将,因此自然希望能让自身武艺有所提升,而像前辈这样的武功绝顶之人,自是让在下万分敬佩!”

是人都会有虚荣心,被曹性这么一奉承,王越的脸上也是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只可惜这微笑只是维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已经被叹息所替代:“武功再高又如何?一人之力,终究比不得千军万马啊!”

曹性知道王越是因为仕途不顺,方才由此一叹,当下连忙使出自己在‘后世大学辩论比赛’里的浑身解数,开始对王越劝道:“前辈此言差矣,一人之力纵使难敌万人,但却能在万军之中轻取敌将首级,若是敌将轻易被杀,那自然便可让敌方军士胆战心惊,不战而败!”

仿佛怕自己的话说服力不够,曹性停顿了一下,然后再作出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因此,对在下来说,前辈之艺实乃至关重要。若是前辈有意出仕,晚辈可向刺史大人举荐,让前辈担任军中教头一职,不知前辈意下如何?”这又是拍马屁又是利诱的,也就只有曹性这种后世来的人,才有这样的胆子去给王越不断地下‘空头支票’了。

之所以说是‘空头支票’,是因为曹性自己都不肯定,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在丁原手底下混,而且最重要的是,曹性只能保证‘举荐’,却不能保证王越一定能当撒‘上任’。因此,总得来说,曹性说的话,基本就是说了等于没说了。

这世上最能打动人的,无疑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了,对于王越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有机会‘登上仕途’,更能让自己动心了。虽说曹性的官职不算很大,但比起之前的‘无人问津’,王越倒是觉得这次总算是看到了一个‘希望’。在脑中思绪翻腾了好一会后,王越终于第一次正视起眼前的曹性:

“既是如此,王某便答应传汝剑艺吧。”

“谢前辈,不,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虽说现代人常把‘男儿膝下有黄金’挂在嘴边,但其实暗中‘下跪’,早已不知几何。当然,曹性不是那种随便下跪之人,之所以给王越行拜师之礼,也不过是想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至理。

很是满意地受了曹性的礼,王越的眼睛却忽然移到了曹性背后的银河弓上:“本善,汝原本用的什么兵器?”

听王越问道,曹性立刻答道:“师父,徒儿平日所用的兵器,便是背上的这把弓。”

“弓?”王越证了一下:“也就是说,你不曾习过其他兵器?”

“徒儿曾试过,只可惜皆无法精通。”要不是发现自己不是学长兵器的料,曹性也不会‘舍近求远’,离开吕布那边来到洛阳寻找王越。

听曹性说自己无法学会其他兵器,王越倒是有些好奇地看了一眼曹性背后的银河弓,待确认此弓乃曹性亲手所制后,他更是明白曹性似乎一直都以弓作为自己的武器。于是乎,王越干脆让大弟子史阿和曹性在武馆内比试一场。

“师弟,请先出箭!”在明白曹性会的只有弓箭后,史阿竟然直接挺剑护身,让曹性先行出招。

见史阿居然想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