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戏志才正色道:“请拜”

曹性慢慢地说道:“只要先生应允此生绝不为我主之敌出谋划策。那本将便愿为先生求得良医。”这话虽然没有让戏志才投奔刘备,但却也同时绝了他改投他人的可能;可以说如果不是曹性前世看过太多的电视的话,只怕今天还真想不出这个折中之法。

很是讶异地打量了一下曹性,戏志才发现自己竟然无法看透此人心中的真正想法:“如此说来,岂不是戏某依旧是自由之身?”

曹性点头道:“就是如此,本将也不是硬要先生投奔,只是不想世间因为先生的多智而再添无谓的死伤而已。”

“因在下的多智而添无谓的死伤?”戏志才先是一怔:虽然一向自诩为多智,但戏志才还真没想到在曹性的眼里,智谋竟然就是一样增添死伤的东西而已。

曹性缓缓说道:“若无智谋之士,只怕袁绍早已败亡,而曹司空更无法夺下偌大的地盘;因此纵使先生不愿投奔我主,本将也不希望再与先生为敌。”

戏志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名动天下…缘,射年,随即嘴角才慢慢地溢出经笑意!,“也罢,戏蜘忧刊,生,如今到想过一过无忧无虑的日子。”既然曹性不强迫他去归顺,想要多活一些时日的他自然不会放过接受医治的机会。

稍稍停顿了一下,戏志才又好像是在故意刺激曹性一般:“若是他具皇叔不幸败亡,那不知戏某又可否回归我主帐下呢?”

“笑话,要真有那么一天,那哥也不用混了”心中暗自诽腹,曹性笑道:“若真有那一天,先生自便就可

“有此人相助,只怕主公大业难矣。再度看了看眼前一脸微笑的曹性,戏志才不由得在心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汉建安二年。刃,五月一北海国剧县

自退守北海国之后,时间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月;只不过平日里对李典来说不过是弹指即过的时间,如今却像是度日如年一般。

当日在收到戏志才被擒的消息后,李典简直就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整个人更是在一瞬之间陷入到了呆滞状态:继夏侯渊身陨后,戏志才可以说是己方固守青州的关键;如今一旦被擒,对曹军上下来说无疑又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因此在把剩余的三万兵马收拢在北海国后,李典也无法再分兵去固守青州境内的其他城池了;也就是说如今青州境内除了北海国一地之外,其余的城池尽皆成为了空虚状态。

当然,不是李典不想去守,而是如今青州境内的曹军就剩他一人可称大将;若再度派遣才能平庸的副将前去镇守,只怕结果也只会是增加曹性的胜绩而已。只不过李典倒是希望曹性能一口气夺下其余的城池,届时对方的兵力分散无疑便会成为自己反击的希望。

正如戏志才早前所预料的一样:在连续夺取了济南国、齐国等地后,曹性也母为兵马不足而暂时缓下了攻势。只不过让李典感到失望的是:面对东莱郡都诸多青州东部的空虚城池,曹性居然一点都没有要出兵夺取的迹象,如此一来倒是让李典更加不敢贸然出兵与敌对战了。

这一天,在按照惯例巡视完各处的将士守备之外,李典随即便返回到剧县之内的大营之中。作的北海国内的治所,又是前北海太守孔融精心治理多年的地方,剧县倒也算得上是一座坚固的城池。自不过眼见自己每日都只能困守此地,李典心中自然不免感到有些郁闷。

不过这也多亏是他才能沉得住气,这要是换了许猪等脾气暴躁的猛将,只怕早就带着三万兵马出城找曹性晦气去了。

大步走到自己的营中,李典刚准备掀开营帐走进里去,却异到一旁的士兵报道:,“启禀将军,营里有主公派来的人在内等候。”

“主公派来的人到了?由于战况不利,因此李典几乎是不间断地每日派人前往徐州求援,而如今听到主公曹操那边终于派人过来了,起先还是略带郁闷的心情顿时便有了好转。

帘帐一开,营内的情况自然就一目了然;在李典略带惊讶的目毙,之下,两位文士正慢慢地转头看向了方才进营的自己:其中一人看上去像是一名饱读诗书的儒士,但真要靠近的话会又会给人一种和儒士大不相同的别扭感觉;此人正是曹操自长安凯旋后新加入的谋士贾诩。

至于另外一人头戴面具,即使不细看李典也能知道对方和贾诩一样都是曹操帐下新来的谋士,只不过这位名为李仇的谋士看上去倒比贾诩多了几分阴森的感觉。如果昔日袁绍帐下的文臣武将在此的话,恐怕立即就会认出此人便是害得自己“前任,主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