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讪皮讪脸地,到底要了林烨的半盏剩茶去喝了。

外边半轮月亮挂在中天,月色比不得月圆的时候,看上去却也十分明净。月光透过窗纱照进屋子,朦胧而又温柔。

徒四怕林烨窝在屋子里积了食,提议道:“去外边遛遛?横竖这会子也没人。”

林烨摇头:“明儿还得当值,后日姐姐又要回门,还有多少事情要预备。这几天着实累着我了,身上散了架似的。你别管我了,要溜达你自己去,我得睡去了。”

“你不去,我还溜达什么?”徒四拉着他手笑道,“我跟你一块儿去睡。”

又朝着林烨耳朵吹了口气,“明儿早上再走。”

俩人躺在床上,徒四叹道:“这样偷偷摸摸的,什么时候能跟烨儿光明正大一同坐卧呢?”

林烨扑哧笑了,推了他一下,戏道:“光明正大有什么难的?难道你竟能什么都不管不顾?说到底,我若是被人知道了,了不起没了功名。你呢?”

徒四笑着摇头不语。

不过,没过多少日子,他便果然有了一次与林烨正大光明在一块儿的机会——金陵爆出科举作弊案,他奉命前往金陵查案。宣宁帝钦点翰林院编撰林烨随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更新时间:2013…4…13 23:53:46 本章字数:3946

江南一带自古以来便是文风极盛,名士大儒辈出,书院书馆林立。爱残颚疈金陵作为几朝古都,更是文人雅士聚集之所。金陵省科举中,学子竞争更为激烈。

按说,科举舞弊并不是什么罕见之事。本朝太祖年间便有一次极大的科场舞弊案爆出。甲辰科,内阁首辅霍本初的两个孙子同时参加乡试,双双中第。次年,又同时参加会试,亦是排名靠前。至殿试中,更有霍氏长孙霍安邦名列二甲第五,一时创下佳话。

但是,事后,有人举报霍氏兄弟去年一起通过乡试,今年又一起通过会试,大有蹊跷。太祖当即派人调查,着令不许袒护。

经审,乡试时正副主考秦杰、王耀东为讨好霍本初而录取其孙;会试时副主考蒋夏文等又有意把霍氏兄弟以及其同窗姻亲等安排在一处。

考官杨明轩为霍氏兄弟的老师,佯作避嫌,不阅他们的试卷,暗地里却帮忙辨认字迹。

太祖皇帝大怒,将霍本初、杨明轩、秦杰、王耀东削职为民。霍本初的两个孙子革去功名,永不许参考入朝。另有本次科举中同考官欧阳亮等各自杖责,降级留用察看。

这还只是本朝的,前朝甚至有因科举舞弊被抄家流放的。

前几日宣宁帝接到密奏,言及金陵一带如今正有无名氏刊印的《万金记》流行,书中暗讽去岁金陵省乡试中主考副考与考生勾结行贿通贿,更有诗云:“孔方主试副钱神,题义先分富与贫。定价七千立契约,经房十二不论文。”

书中毫不讳言,直指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士卿。

宣宁帝大怒,随即下令彻查此事。说到查案的人选,却是令内阁犯了难。若是寻常舞弊案,直接由刑部派人去也就是了。偏偏这次,涉及甄家。

甄家也是世家,几代盘踞金陵,在江南一带势力极大。且如今的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士卿之母,乃是太上皇的乳母。太上皇幼时并不得宠,再加上母族势微,在宫中日子很是难熬。后来太上皇身染恶疾,被勒令出宫休养。太上皇那时候不过四五岁,亲母又不能跟随出宫,境地可想而知。幸而有这位乳母不离不弃跟随照料,才算熬过了那段日子。故而,太上皇与这位乳母的感情,比之亲母还要好些。待得太上皇登基,这位乳母也被封为慈恩夫人,出宫荣养。

算起来,甄士卿乃是太上皇的奶兄弟。甄家亦有一女,入宫侍奉太上皇,当年也是极为得宠的。这位甄妃育有一子,也就是如今的忠敬王。若非甄妃红颜薄命,早早地就死了,以太上皇对她的宠爱,这皇位到底会花落谁家,还真的不好说。

故而这甄家,对于宣宁帝而言,不说是眼中钉肉中刺,也相去不远矣。

能入内阁的人,那都是官场上的人精了。心思略转,便能嗅出这次金陵案的不同寻常——或许,这是皇上要动甄家的前奏了。

既是这样,资历不够的,威望不足的,谁能啃下甄家这块儿硬骨头?他们在江南盘根错节,那一张关系大网岂是能够轻易撼动?更不必说,甄家尚有太上皇和忠敬王做后台。这……这却是一件吃力,却并不一定能够讨好的差事。

宣宁帝面沉似水,盯着几个内阁大臣,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