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陈新点头道:“宋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刘先生也苦于教习不足,宋先生此次回来后,看看能否在登州请些先生过来,以补不足。”

两人一唱一和,刘民有对陈新使用童工非常不满,徐元华跟他反应的是,七八岁的小孩也在锄草,文登营将壮劳力用为乡勇,把童工拉去种地,现在连一般的农户,也要练习火枪。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民政的人力。

当下也不搭理二人,起身走出门外。

宋闻贤苦笑着摇摇头道:“你这表弟也太过仁慈了些,一户不过一个劳力,要是小孩都不做事,要白养多少人。”…;

陈新笑道:“他是着眼长久,不过眼下是非常时期,顾不得那许多。”

宋闻贤道:“不过在下也觉得养的兵是不是真多了些,有你文登营一千多号人,这附近还有什么人敢来惹事。”

陈新后面用到宋闻贤的地方还多,打算先给宋闻贤吹吹风,低声道:“去年之后,建奴势力已经到了喀喇沁蒙古,我估摸着,他们怕是要从蓟镇入寇,若真是那样,这是个机会。”

宋闻贤有点不信道:“这事我在登州听人说起过,去年十月有个给事中上过奏折,说到蓟镇空虚,好像袁大人也是上过奏疏的。”

陈新摇头道:“辽饷给他不是守辽西的,既然是督师蓟辽,还加天津登莱,便包括了对后金所有方向作战,既然他能管蓟镇的汰兵,也能管东江的粮饷,为何又不负责蓟镇的防务。该加强的地方就加强,上个奏疏有何用。”

宋闻贤赞同道:“五年复辽怕是有点难,我看他能把建奴困在辽东都不行。”

“宋先生高见,所以此事我得预备着,我计划了两千人,要是这事能做好了,咱们就能再上一步。。”

宋闻贤脑袋急转,他对这种利益非常敏感,陈新目前的位置太低,在卫所和营兵系统都不是一把手,只要能再上一步前面的道路就宽了。他一时想不好,对后金敢从蓟镇入寇也半信半疑,毕竟那里离沈阳上千里路,原来也从来没发生过。

他想了一会道:“我路上好好想一下,真要得利,那位温大人还得出力才行,杨维垣去年就免职了,除了钱元壳,咱们就只有温体仁这一条线。”

他说着从袖子里面摸出一张抄些小字的纸递给陈新,说道:“京师里面,逆案已经定了,那帮阁老今年一月列了名单,皇上没同意,还要加人进去。三月定下来,砍了二十个,其他都是解任论戍之类,咱们打过交道的都保了条命,李嵩、孙国桢、杨维垣都是削籍闲住。奇怪的是,跟袁大人一起上疏修生祠的阎鸣泰论戍,袁大人倒一点事没有。”

陈新略微看了一眼,里面大部分人他没听过,打击面是宽了些,但砍头的毕竟只有二十个,这些人都算是暂时退出政治舞台了,他对宋闻贤说道:“宋先生,我以为那建奴定然会来,今年咱俩就得围着这主干,其他一切都是细枝末节。”

---------------------------------------------------------

刘民有出门后来到港口边,海风吹来,精神也好了一些,港口外的海湾内飘荡着一些渔船,是他们墩堡和麻子墩的渔民,这处海湾和外海的鱼利都不错,能解决部分的肉食供应,他们自己煮了盐,把鱼腌制起来,还能供应一部分给文登营。

威海卫的人现在都称呼这里为麻子二墩,虽然不好听,但都知道这里欣欣向荣,很多其他墩堡的人甚至想逃过来。

他晃眼间看到老蔡正在港口内转悠,他现在甚至看老蔡都比宋闻贤顺眼,过去跟老蔡招呼道,“蔡账房觉得此处如何?”

老蔡一见是东家,赶忙道:“刘先生主理的,自然很好,只看先生办衣店就知不是一般人等可比。”

刘民有停了一下,问道:“蔡账房这次又要出海,那衣店可忙得过来?”…;

老蔡贼眼转转,知道刘民有要问什么,小心的回答道:“沈家娘子也会算账,不碍事的。就是他家那沈楼,现在又沾上恶习,每日都去博戏,把沈娘子赚的银子都糟蹋了。”

刘民有哦了一声,没继续问下去,老蔡又道:“其他也无甚大事,周掌柜现今也做熟了的。咱们兰花衣店在天津卫口碑极好,大富大贵家的,都不愿去别家,没有那个兰花标记,都不好意思出门。”

刘民有呵呵笑着,这个衣店也是他一手一脚做起来的,有很深的感情,老蔡看他表情高兴,也笑着道:“前些日子宋先生过来,让衣店多招些年轻的账房,说是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