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第1/4页)

�豢帕甘骋膊换崃舾�庑┩婪颉�

中军哨骑已经绕过复州,往北去烧毁沿途军堡的麦田,虽然只有几十人,但他们这次配了一人双马,建奴如果想要阻止他们,就至少要投入几倍的力量。而他们现在显然是没有的,哨骑烧的麦田越多,今天冬天复州沿线的后勤压力就越大。

南门上写着迎恩门三个字,陈新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碰到迎恩门了,至少登州的西门是叫迎恩门,而且复州的北门也叫镇海门,陈新只觉得大明城门名字版权问题严重。复州没有西门,唯有东门和登州不同,叫作明通门。

这些情报早由哨骑查探清楚。这次复州城小,但也不意味着比金州好打,因为城中守军众多,复州成为前线后。后金兵也做了很多准备,守城的装备比金州时候充裕得多,陈新可见的就有檑木、夜叉拍、撞杆等等。可以想见常规的灰瓶和火瓶应当也是有的。

城墙南面和东面各有一门红夷炮,后金在崇祯四年造出了三到五门红夷炮。五年初又造出两门,不过性能上比广东和福建的很大距离。即便比工部的产品也差得远。

崇祯元年工部就造出了一门铁体铜心的六磅炮,这一独特的铸炮技术领先世界,福建广东得益于澳门炮厂的技术传播,在铜炮和铁炮的工艺上强于北方,但明军的整体腐朽仅靠这些火炮无法扭转,反而不断充当运输队长的角色,光是大凌河和长山两战,后金就至少缴获了七门大小不一的红夷炮,现在复州城头的就是来自大凌河的缴获,分别发射七斤和九斤炮子,配的是大凌河的炮手,可见皇太极对复州是用了心思的。

后金兵在城中仍有近两千的真夷战兵,两千的汉奸步兵,复州城中应当还有一些包衣,以建奴的组织力度,都是可以参与守城的,登州并没有什么兵力优势。唯有气势上胜过建奴,昨日镶白旗破胆,虽然他们前后逃回的人数有千余,但出城野战是没胆子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昨日损失很小,结构也很完整,目前是复州最有战力的一部。

军令司的参谋推演了一下,认为分兵攻击三面容易被敌骑兵牵制,主力集中在南门,只把近卫第二千总部放在东门,分散建奴守军的同时,依托珍珠河阻敌骑兵从东门和北门骚扰。

南门集中了三个千总部和骑兵营,担任主攻的是近卫第一千总部,他们是鸳鸯阵编制,杀手队的格斗能力远远强过长矛兵,在山地和城市作战中灵活性也更好。

攻击仍然以夺取城门为目的,迎恩门没有瓮城,也没有京师、南京那样城池才有的千斤闸,加上城墙低矮,攻击难度并不高。

明军大阵停在两里处,第四营方阵千总部在西侧展开,防备建奴北门派出骑兵绕过西城骚扰,龙骑兵千总部则骑马在南门西南侧,与骑兵一起左右策应。

四十多个盾车在四百多包衣推动下,往迎恩门而去,盾车分为前后两排,中间有一些过壕车,却没有金州时候的简易云梯。

陈新这次不打算再蚁附登城,上次在金州是因为建奴守兵薄弱,这次建奴在墙头人手充足,登上去的士兵也很难站住脚。

这次他将用建奴最擅长的挖墙根战术,而且连人手都是建奴的。这些包衣虽然也有很多苦命人,但陈新现在只能把他们当作敌人,没当场斩杀取人头就算不错了。昨夜因为俘获时已晚,砍伐树木不便,只造出这四十辆盾车和一些过壕车,阵后还有数百包衣在紧急赶制。

盾车吱吱呀呀的正对着城门而去,周围有各部的哨骑在离城墙两百步距离游走,盾车依然是前后两层,近卫第一总派出一个司四百余人,在盾车掩护下推进,两层盾车之间还有近卫营炮队的两门八磅炮、两个司属的两门四磅炮,以及近卫营的重武器旗队。

进入两里不久,南门上的红夷炮一声怒吼。一枚九斤的铁弹飞出,高高飞过盾车线的头顶。嘭一声砸在后面的地上,推车包衣一阵惊叫。两名精神崩溃的包衣转身就往后逃,刚跑几步就被押车的镇抚兵砍翻在地。

押车的登州士兵举着兵刃大声喝骂着,让他们继续前进,城楼上红夷炮又发射了一次,这次又打近了一些,镇抚兵大声提醒包衣,走近城墙红夷炮就会失去作用。

包衣们在慌张中奋起全力,盾车越走越快,走到一里处终于被红夷炮命中。左侧后排一个盾车如同堆砌的玩具一般破开,九斤铁弹凶猛的动能将碗口粗的树干炸裂成无数的碎块, 推车的包衣血肉横飞,被弹出到几丈开外,后面的一个杀手小队也呼啦啦倒下大半,惨嚎声震天响起。

盾车阵中的包衣一片大乱,登州士兵连续砍杀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