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克唐纳1857步枪发射的11毫米口径的子弹。这种子弹的威力并不比前者大,但应为口径问题,停止作用却要更为明显。这一枪直接就把那个军官打翻在地。让刚刚准备刺刀冲锋的奥地利人又乱作一团。

“我打死了一个当官的!真的是我打得!”托米叫了起来,但是现在可没人理会他,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在装弹瞄准射击。托米四处看看,没人理他,于是又转过头老老实实的装子弹,瞄准,射击。

不过越来越多的奥地利人开始明白过来了,他们不再傻乎乎的和撒丁人对射了,他们开始给自己的步枪装上刺刀,向上冲。为了速度,他们甚至连阵型都不顾了,只管向前猛冲。

麦克唐纳1857步枪并没有涉及弹仓,所以射速和现代拴动步枪比,还很要慢一点,事实上,即使是现代栓动步枪,没有机枪帮助,也不一定能阻挡这样的人海冲锋。眼看敌军越冲越近,内维尔中校只好下令,撤回到第二条战壕。

士兵们沿着交通壕迅速的跑回到第二条战壕。此时一些奥地利人已经冲到了第一条战壕前,他们有的直接越过第一道战壕,继续向第二道战壕冲去,有些机灵一点的则跳下战壕躲避子弹。

结果,这条战壕的存在让那些原本一心一意往前冲的奥地利人动摇了。更多的人发现,跳到战壕里躲起来貌似更为安全。于是老老实实冲锋的人少了,躲进战壕里不出来的人倒是越来越多。结果,冲向第二道战壕的人当然毫无悬念的被打死在地,而这又让更多的人躲进了第一道战壕里。

这个时候,奥地利人的后续部队也跟上来。不过显然,战壕里已经没他们的位置了,所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向第二道战壕冲去。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冲锋的气势也下降了很多。加上一路冲来,损耗的体力,使得他们的速度也大幅的下降了。而三道战壕虽然少了一道,但是第一道战壕里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转移到第二道战壕里去了,所以,奥地利人要面对的子弹并没有减少多少,短短的八十米的距离,不断地有人被打死在地上,虽然他们和第二道战壕之间的距离还在渐渐接近,但是他们的行动已经明显的变得越来越迟疑。

“让士兵们上刺刀吧。”罗布森对内维尔说,“现在敌人已经接近极限了,只需要一个反冲锋,就一定能打垮他们。”

内维尔想了想,又看了看已经接近到了不到50米距离的敌军,最后下令道:“全体上刺刀!”

第八十七章,鸭堡

就像罗布森预计的那样,这个反冲锋打垮的奥地利人,他们就像是退潮一样退了下去,也像大海退潮时,会把很多东西留在海滩上一样,他们也把大量的枪支、尸体、以及大批刚才很聪明的躲进了战壕里的士兵抛在了后面。不过聪明人总是不吃亏的,那些躲在战壕里,没想到战局突然逆转的家伙们大部分也非常聪明的举起了双手,当了俘虏。

更要命的是在内维尔的阵地前的崩溃也传染给了还在其他阵地前艰难战斗的奥地利人,他们也跟着溃败了下去。现在望着奥军丢盔弃甲的败退,内维尔知道,这一仗终于胜利了,在经过了这样的惨败之后,至少几天之内,奥地利人是绝对再也没有士气和力量再来发动一次这样的攻击了。

……

“向陛下报告战况吧。”吉乌莱将军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他知道,这份报告报上去,等待他的肯定只有撤职了。不过离开这里也好,这个地方,无论是那些那些射速快的不像话,射程远得不像话的美国步枪,还是那种号称能创造奇迹的“大力丸”都太不科学了,简直让人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嗯,也许陛下会御驾亲征,能够让军队恢复点士气吧。不过,这一仗战争的前景,吉乌莱还是不太看好。法国人肯定会加入进来的,到那个时候,丢失对意大利的控制几乎已成定局。

……

这一战的结果迅速的通过各种手段——信鸽、有线电报——传遍了整个欧洲。现在,几乎所有的国王,以及各国的将军们都在谈论着一种神奇的药物——“大力丸”。这种药物的神奇效果,已经在撒丁人和奥地利人的战争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它可以让懦夫向勇士那样战斗,只要有了它,部队的战斗力几乎可以成倍的增长。军事家们宣称,这样的药物,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枪支和火炮了。他们甚至说,在将来的战争中,谁没有这种药物,简直就像是没有步枪和大炮一样。人们纷纷打听,这种药物在什么地方有卖的,于是史高治的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在欧洲的办事处的门槛都要被踩破了。

如今,既然史高治回到了美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