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靠着相对南方更发达的铁路系统,联邦军队的增援部队赶到得倒是很快,而同时,南军方面对于下一步该怎么办却有些举棋不定。前线的指挥官皮埃尔??博雷加德将军和约瑟夫??约翰斯顿将军都希望能够乘胜追击,向华盛顿进军,最终攻下联邦的首都,迫使联邦结束战争。而南方联盟的戴维斯总统,以及在这次作战的防御战阶段,利用战壕像石墙一样,牢牢地顶住了联邦军队的五次进攻,并带给他们巨大的杀伤的,因此而获得了“石墙”的外号的杰克逊准将却坚决的反对攻击华盛度。

戴维斯总统认为,即使攻克了华盛顿,联邦也未必会同意讲和。历史上,华盛顿也不是没有被攻克过。第二次美英战争的时候,英国人就攻克过华盛顿,而且还放了一把火,把总统府和国会山都给烧掉了,但这并没有迫使美国向英国求和。反而让倍感屈辱和愤怒的美国人更加的团结了起来,最后终于击败了英国,获得了胜利。(关于这一战,战后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这倒是近代史上少有的“双赢”的战争。)攻克华盛顿,未必会让北方屈服,反而可能让北方深感羞辱而越发的不肯妥协。

至于杰克逊准将,他的理由就更为战术性一些。他认为,我们能用战壕,北佬自然也能用。而且他们并不缺乏进行这种作战的人才。自从和史高治的那次长谈之后,他对于史高治提出的战壕防御战术就做了很多的研究。而且他也一直关心着史高治那边的动静。后来战壕作战的方式第一次在意大利出现后,他甚至还亲自到意大利跑了一趟,以了解战壕作战的方式在实战中的表现。于是史高治旗下的“黑水”在这一战中的作用,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史高治是北方人,内战爆发后,北方人不可能无视他的这些经验。在这一战之后,更是如此。所以,如果要自己要去攻击华盛顿,那么,面对着该死的战壕防御的就是他们自己了。而该死的,杰克逊虽然对战壕作战研究颇深,但是,他还真没能研究出什么可以有效地对付这些该死的战壕的办法。

“战壕的出现,真的让进攻成了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了。嗯,这不就是麦克唐纳先生的本意吗?通过增加攻击的成本,而抑制攻击的**。这才是南方真正赢得独立的正确方法呀。莽撞的进攻,只会让自己白白的蒙受损失。就算一定要发动攻击性的行动,也应该是在运动战中来实施。而不是去强攻人家的阵地。”“石墙”杰克逊这样想着,于是对于主动进攻华盛顿的兴趣自然就更小了。

……

熟知历史的史高治当然早就预料到了这场惨败,而且他也能预料到,在这个时空里,因为他此前的一些坑爹的举动,联邦军队的这次惨败肯定会被原来的历史上更惨。所以惨败后,林肯可能马上就要发出“勤王令”了。因此,在这场战役之前,史高治让黑水慢慢地结束了手头上的各种业务,把人员集中起来,准备在这次惨败后,上演一次挽狂澜于既倒的故事,然后借着这个势头,将包括武器、弹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一揽子合同拿到手里,赚他个盆满钵满。

林肯的有关志愿军的号召发出时,黑水已经将自己的人员基本上集结好了,除去那些待在关键的地区无法动用的人员之外,黑水集中起来八百多人。这个人数并不算大。但是早在几年前组建黑水的时候,就在为这一天作准备的史高治当然有他的办法。事实上,在此之前,黑水的雇佣兵都经过不少的战术方面的训练。所以史高治就以响应林肯的号召的名义,靠着克利夫兰市政府的帮助,给黑水的部队挂上了一个“克利夫兰志愿军团”的名字,然后开始直接招募志愿军,并将这些被招募来的新手打散编入“黑水”的作战序列中,采用一个老兵带几个新兵的方式迅速的将部队的规模扩大到了5000人。

同时,为了表示对合众国的热爱,对克利夫兰家乡的热爱,史高治宣布无偿捐献出5000支麦克唐纳1857步枪,作为“克利夫兰志愿军团”的武器。

在原来的历史上,洛克菲勒在南北战争时选择了捐钱代役,也就是捐出几百美元,然后就不用服役当兵了。这使得后来他经常因此被人指责(他的对手和他的某个弟弟)。不过这一次,他不用这样做了,因为他的名字被列入到了“克利夫兰志愿军团”的军官名单里,主管后方的物资支持。

至于有意仕途的加德纳,嗯,他成了这只军团的指挥官。至少名义上,“克利夫兰志愿军团”的指挥官是他。而且他还获得了俄亥俄州给出的准将军衔。(当时的美国,无论是联邦和是州都可以给军人军衔。)当然,事实上的就是另一回子事了。加德纳知道,这个职务,只是史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