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部分 (第1/4页)

进来的是史高治的秘书埃德蒙·迪亚波罗。如今史高治的生意越来越大,一个秘书早就已经不够用了,哪怕这个秘书再能干。所以,史高治现在有一个庞大的秘书组,这个秘书组又按照不同的事物类别分成了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位负责秘书,以及一大群的其他秘书。

史高治的秘书组主要有这样的几个类别:

负责军火生产方面的事物的第一组,它的负责秘书是埃德蒙·迪亚波罗。负责情报和雇佣兵行动的第二组,它的负责秘书是让·巴尔。负责科研方面的事物的第三组,它的负责秘书是比尔·墨菲斯托。负责传媒方面事务的是第四组,它的负责秘书是弗南·贝利尔。负责金融方面第五组,它的负责秘书是潘地曼尼南·玛门。这几个方面,是如今史高治依然直接控制的方面。当然,葛莱史东已经开始接手其中的很多东西了,但是不少事情的最后的决定权依然控制在史高治手中。

如今既然进来的是埃德蒙·迪亚波罗,那自然是和军工有关的事情了。

“埃德蒙,有什么事情吗?”史高治一边问,一边将手里的一份情报合了起来,那是第三组的比尔·墨菲斯托刚刚送来的一份关于低成本蒸汽轮机的进展的情报。

“麦克唐纳先生,这是德国人向我们采购的民用运输潜艇的合同,需要您签字。”埃德蒙·迪亚波罗一边拿出一份文件,一边这样说。

“啊,放在这里吧。我先看看。”史高治回答说。

所谓的民用运输潜艇从运输上来说就是个笑话,因为它的运输量实在是太对不起它的成本。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摩根…麦克唐纳民用运输潜艇,又来运人的话,除开水手,一次最多也就不到一百个人,用来运输货物,总重量也不会超过700吨。而同样造价的水面船只,用来运输人员,不断运输量至少是它的十倍以上,舒适程度也要远远超过它;如果用来运货,那运输量甚至要超过它三十倍以上。而且,这种所谓的民用运输潜艇的水面速度只有区区的九节,如果潜到水下,这个速度更是会降低到四节左右。而这个时代,一般货船的速度是十四节左右。这也就是说,如果所谓的民用运输潜艇采用水面航行的方式,它跑一趟,同造价的普通运输船能跑一点七趟,如果它要发挥特色,采用潜航的方式,那它跑一趟,普通运输船就能跑三趟多。而且,大型潜艇的保养成本也要远远超过普通的运输船。似乎除了用来运黄金,这东西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

但是,对于德国人来说,这种大型民用运输潜艇却非常有用。当然德国人并不是打算用它来运输黄金,德国人没有这样的需要,至少眼前还没有。当然德国人更不会把它当做一般的运输船用,德国人还没这么有钱发烧。德国人购入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战争爆发后,用它来给那些在大西洋活动的潜艇和袭击舰提供诸如燃油、炮弹、鱼。雷、食品之类的补给。

因为技术原因,在这个时代的德国人还造不出直径足够大的耐压壳。所以他们的潜艇的水下排水量最大不过800吨左右,如果用来运输燃油,最多不过两百吨左右,这完全不够用。而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却宣称他们能制造水下排水量高达两千多吨的巨型民用运输潜艇,这当然就引起了德国人的关注。

在德国人看来,如果摩根…麦克唐纳真能造出水下排水量高达两千多吨,一次性可以运输700吨燃油的潜艇,那很可能就意味着他们在压力容器的制造方面对比德国有了压倒性的技术优势。这不仅仅会反映在潜艇的制造上,更会反映在合成氨的生产上。考虑到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化肥的价格要明显比德国化肥在价格上更有竞争力,德国人认为,他们的推断应该是正确的。

但其实,在大型压力容器的制造方面,麦克唐纳财团手中的技术并不比德国人先进。合成氨的价格优势其实主要源于更高效的催化剂。麦克唐纳一直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铁触媒的技术秘密,从而保证了在合成氨方面领先于世界的地位。

至于麦克唐纳的民用运输潜艇为什么能造到这样大,其实不过是源于后世的一个船舶设计上的创新而已。

在后世的冷战时期,苏维埃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种可怕的巨兽的水下排水量高达三万吨,几乎是美国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俄亥俄级的两倍。理论上,这样巨大的核潜艇需要一个比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大得多的耐压壳,这也让美国人一度认为,在大直径耐压容器的制造技术方面,苏联人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自己。然而其实当时苏联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