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杨彦笑着招呼道:“坐下,坐下说话就是!何必多礼?”

若真说起来,莫君择有礼,而杨彦无论说话的语气还是坐在位置上不动的举动都是有些失礼的。但在他做来,却是那样自然,仿佛他就该那样说话,就该坐着与人见礼。

在台上台下众人的一致期待中,“江公子”的诗终于被挂了出来,同时洛施姑娘激动地念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一刻,台上台下都很安静,他们都在静静聆听着。

诗只有六句,与人们平日所作不是四句就是八句有很大不同。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饰,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用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出自己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台上众人还在回味,小二又到高台边上高声对着百姓朗诵了一遍。

这首诗淳朴自然,情真意切,就是不识字的村妇也能听懂。当下很多母亲都忍不住流泪,很多男子想起自己的母亲,眼睛也不禁有些泛红。

而惠妃听到这首诗,更是哭倒在皇帝怀中。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夫复何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皇帝默默重复着这句诗,眼睛也有些湿润。原来在儿子心里,是这样看待父母生养之恩的……

皇家能出这样一个奇葩,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他杨昊这一生,不提别的,单单有这么一个儿子,就足够他骄傲一生、含笑九泉了。

芳嫔站在一边,望着台上的太子,也不禁双眼泛红。可惜,她这一生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华恩总管站在皇帝身后,轻轻感叹道:“少爷的孝心,都是放在心里的。不体会时,不觉得。细细一体会,才知道有多么深沉……”

此次文会的魁首不用说,自然非“江公子”莫属了。

在高台上,状元楼的老板齐先生和几位评委都围了上来,向杨彦道贺。

其他二十多位才子见了那首“游子吟”的诗,心里也是服气的。他们又见杨彦气度不凡,便纷纷上前祝贺,想要结交这位注定前途无量的“江公子”。

杨彦扶着安然起身来,抱拳含笑道:“今日在此的诸位先生公子,也都是大隋当代俊彦,安睿不才,愿与诸位共勉!”

齐先生也算是阅人无数了,他见展先生和陈大人对这位“江公子”都甚是恭敬,便猜出杨彦身份不凡。

他亲自将魁首的奖品双手呈给杨彦,心中不禁有些忐忑道:“这是此次文会魁首的奖品,还请江公子收下。”

对那些寒门学子来说,这份奖品可能很丰厚,但到了这位“江公子”面前就不同了。现在齐先生反倒担心人家看不上自己准备的这位魁首奖品了。

好在杨彦二话不说就接了过来,道:“多谢齐先生!”

接着,齐先生又给莫君择和贺子砚发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奖品。第二第三的奖品虽然不及第一的丰厚,但对寒门学子来说,也相当可观了。至少那银子若好生用,或许一年的吃穿都有了。

莫君择得了第二,很激动。而贺子砚原本是冲着魁首去的,却只得了第三,希望越大,失望便越大。他面色苍白,目光呆滞,脸色很不好看,让众人多少也看出些端倪来。

众人不明内情,只当他狂妄自大没有自知之明,见不得别人超越自己,先前的谦虚都是假象,便纷纷疏远了他,一个个都凑到杨彦和莫君择身边说话套近乎。

这时,齐先生邀请此次参与文会的三十名才子一起到状元楼参加宴会,庆贺此次文会三甲的诞生。

杨彦可没有这个时间去应酬,当即婉拒道:“请诸位恕罪,家父家母还在下面等候。天色已晚,在下要送他们回家了。以后若有机会再聚吧!”

状元楼举办了这么多年的元宵节文会,还从来没有人这样直接拒绝参加后面的庆祝宴会的。更何况此次宴会,还有国子监的展先生和上上届的状元陈大人。

杨彦拒绝的话一出,聪明的已经知道他身份定然贵不可言了。至少展先生和陈大人都不在对方眼里。

齐先生也是人精,自然也就不再强留。

杨彦正要带着安然离去,不想洛施姑娘忽然上前来,红着脸道:“公子才华横溢,让小女子钦慕不已。不知小女子是否有这个荣幸,与公子秉烛夜谈?”

什么秉烛夜谈?分明就是一场香艳的邀请!

杨彦一怔,想不到还有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