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4页)

丁承业在给人盖房子时不小心摔了下来,摔得半死,主家也是穷苦人,赔不了几个钱。为了给丁承业看病,潘氏几乎将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

可是,丁承业还是死了。

在那个时候,男人就是家里的天,是一个家的顶梁柱。丁承业死后,他与嫡妻的几个儿子,也就是芸娘的几位伯父便以丁来喜不是丁家的种为由,分走了丁承业所有的遗产,将潘氏母子赶了出去。

潘氏并没有离开越州,就在离家不远处的树林里搭了几间茅草屋住下来。她用自己开荒出来的地种上蔬菜,再以刺绣换取其他生活用品,艰辛地养大了儿子。

丁氏一族对丁来喜的身份一直持怀疑态度,但以前丁承业是承认这个儿子的,因此家族的态度模棱两可。虽然很多人怀疑,却并未将丁来喜逐出家族。

丁来喜家境不好,在族中又受人轻视,偏偏人才生得十分好,还识字,让丁氏一族同龄的族人很是嫉妒。于是,只要有人给丁来喜做媒,丁家就有人出面说丁来喜的坏话,坏掉他的婚事。因此,丁来喜一直娶不上媳妇儿。

如此,丁来喜直到年近三十去外地做工,这才娶了个媳妇回家,几年后才生下了芸娘。

因为家里多了人口,而潘氏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家里负担很重。于是,丁来喜只能外出做工,以养活自己的母亲和妻女。因为他经常几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芸娘也一直没有弟弟妹妹出生。

就在芸娘四岁的时候,父母带着她出门,说是去外祖家,谁知就遇上了海难。

等芸娘被父亲的朋友送回老家,祖母潘氏差点哭瞎了双眼。可是,眼泪除了表示软弱,没有半点作用。为了养大芸娘,潘氏不得不坚强地站起来。

这个时候,村里有了谣言,说潘氏命不好,克夫克子。而后,潘氏的三个继子,芸娘的三位伯父就开始欺辱她们。经常潘氏好不容易用刺绣攒几个钱买回一点米或者肉,就被几个继子抢了,理由是:都怪你这个扫把星克死了我爹!

安然看得满心愤怒,然而潘氏却一直忍着,这一忍就是十多年,真的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将芸娘抚养长大。

芸娘也是个能干懂事的姑娘,很小的时候就能帮着祖母做事,七八岁就能做刺绣贴补家用,十来岁就跟着人学打渔。但她们一直无法摆脱被三位伯父欺凌的境况,直到后来遇到燕老三,家里有了男人,还是个武艺高强的男人,这种情况才开始有了好转。

却也因为燕老三的强势,一怒之下差点将芸娘的堂兄打死,也让他们与丁氏家族结下更深的仇怨。经过族长的族老的干涉,这件事情虽然最后解决了,却也告诫燕老三以后不许随便打人,如果不然就要将潘氏和丁来喜逐出丁氏一族。

燕老三是很想带着芸娘和祖母一起离开的,可是潘氏不肯。

安然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家族观念很重,而被逐出家族,是非要严厉的惩罚,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被人看不起的。特别像潘氏这样的人,坚强了一辈子,如果年老反而被丈夫的家族逐出去,她就是死了都不会安心的。

因为丁氏一族的支持,只要燕老三不在,家里就难免被抢劫。等燕老三回来再上门去将对方打一顿,将东西抢回来。打得几次,芸娘三位伯父才收敛了一些。

可去年燕老三带着芸娘回乡祭祖,大半年没回家,乡邻们便开始传燕老三不会回来了。于是,芸娘的三位伯父便带着自己的儿孙又去欺负潘氏。要不是燕老三回来及时,只怕老人家都要饿死在家里了。

安然每每想到这些,就不禁为芸娘和她的祖母潘氏感到心疼,一个人怎么就能经历这么多的苦难呢!而最难得的是,这么多的苦难,那位老人家竟然都坚持下来了。

同时,安然更为芸娘的几位伯父感到愤怒。人怎么可以如此忘恩负义,如此无耻?而丁氏家族,就因为芸娘父亲早产,就怀疑他不是丁家血脉,就可以这样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好吧,其实安然也怀疑芸娘的父亲丁来喜不是丁承业的亲生骨肉。从潘氏被丁承业从河里救出来,却说不记得以前的事情这件事情上,安然就基本上可以推断出潘氏之前多半也是所托非人,这才绝望跳河。

可就算如此,人家丁承业都认了这个儿子,关其他人什么事?就算是养子,既然冠上了丁氏的姓氏,不就是丁家的人了吗?你不说对人家多好,至少也不能如此欺负人吧?

第二天,杨彦一行人就去乡下看望老人家。不想他们刚刚进村,就看到玉兰狼狈地跑出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公子,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