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大夫人看在眼里暗暗点头,二夫人却没好气的瞪了自己的两个儿媳妇一眼,都是做儿媳妇的。也没见这两个会说话,得人意过,白叫大房占了便宜。

吃了这顿饭,徐老夫人越发怜惜陆宝菱,道:“好孩子,辛苦你了,你快回去歇着吧,如今天气冷了,若是菜凉了叫厨房再重新做热的送过去,仔细贪凉。”

又叫徐广庭:“你也陪你媳妇回去歇着。不许摆少爷的款叫她伺候,叫我知道了,我是不依的。”徐广庭笑着应了。

二人回了知墨斋。留在院子里的青荇和绿榕早就用茶房的小炉子另外熬了粥,服侍陆宝菱吃了,陆宝菱真是累坏了,躺在窗下的美人榻上叫人捶腿。

徐广庭真没想到陆宝菱会做的这么好,会让徐老夫人这么喜欢。笑道:“今天辛苦你了,难为你还特意学这些东西。”

陆宝菱眯着眼道:“姨娘说了,新媳妇都有这么一关要过,要我把礼数做足了,这样才容易叫长辈喜欢,只要长辈喜欢我。我就不怕你欺负我了。”

徐广庭笑道:“我欺负你?你不欺负我就不错了,你先歇着吧,下午还要去祠堂拜祖先呢。我去书房坐一会。”陆宝菱挥挥手,示意知道了,徐广庭含笑出去了。

这时绿榕才凑上来说私房话:“少奶奶和少爷走了没一会,就有人送东西,说是孝敬少奶奶的。”这可是奇怪了。陆宝菱睁眼道:“谁送来的?什么东西?”

绿榕把东西拿过来:“奴婢也不清楚,您先瞧瞧。”送来的是一个小包袱。里面放着一对同心如意荷包,每个荷包上缀着一个小小的金环,合在一起便是同心环,荷包一看便是放置了很长时间的,金环也陈旧了,失了金子黄灿灿的色泽。

陆宝菱道:“这东西是谁送过来的?”

绿榕道:“是红药接的,说是一个没见过的小丫头送过来的,只说是给少爷少奶奶的新婚贺礼,送了东西就跑了,我也觉得奇怪,既是新婚贺礼,怎么送了这个过来,您看这荷包,这花样,这料子,早就不时兴了。”

陆宝菱皱眉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来,道:“这事你留心着,打听着是谁送过来的,要是下人有意讨好,求着办事,总会再来的。”绿榕应了。

陆宝菱犹豫半天,还是决定把这东西给徐广庭看,她叫松月给送去,松月好半天才回来,道:“少爷看了,说是故人所赠,叫少奶奶好生收着。”

又疑惑道:“少爷可奇怪了,看了半天这个东西才吩咐我这么一句话,我临来的时候偷看了少爷一眼,少爷看着这东西眼圈都红了呢。”

陆宝菱心中一跳,想起了那个供奉在大恩寺的不知名的牌位,如今又多了一个神秘的故人,看来徐广庭身上也藏着不少秘密啊。

中午又去了熙景堂伺候了徐老夫人的午饭,徐老夫人却坚持不叫她立规矩,道:“早饭已经立了规矩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饭,你看你两个嫂子也没有立规矩不是?咱们家不兴那样,你要是还不依我,我可要生气了。”

陆宝菱只好坐了下来,陪着徐老夫人吃了午饭,大夫人要处理家事,过了午饭才过来,笑道:“姑太太叫人过来传话,说要见见侄媳妇,说她如今是长辈,少不得摆一摆谱,叫广庭和他媳妇过去拜见。”

徐老夫人最是疼爱这个女儿,此时笑道:“叫她在家里住着,她偏不听,非要搬出去自立门户,罢了,就叫广庭和孙媳去一趟,全了她的心愿。”

徐老夫人最是明白这个女儿的心思,女儿出嫁从夫,夫死之后,或是归家,或是守节,如今她执意不肯回家,便是要守节的意思,这是怕徐家又给她说亲事呢。

徐老夫人心中一动,想起了女儿和这个孙媳最好,便叫了陆宝菱说私房话,细细的嘱咐了一番,陆宝菱抿着嘴直笑,连连点头。

到了下午,二人拜过祖宗牌位,徐宗政正式将陆宝菱的名字写入族谱,至此陆宝菱才算真正是徐家的人。

陆宝菱提出了去槐树胡同拜见楚夫人,徐宗政有些不大高兴:“叫她回家她偏不答应,你们别去,她想见侄子侄媳妇叫她亲自过来,成什么样子。”话虽这么说着,可见徐老夫人给他们夫妻派车也没有反对,沉着脸去了书房。

路上,陆宝菱笑道:“祖母叫我把晴姨给劝回来。”

徐广庭笑道:“该改口叫姑母了。”

陆宝菱道:“晴姨听着可比姑母亲近多了。”

两个人说笑着到了槐树胡同,桐叶正站在胡同口瞧着呢,见着马车过来赶忙笑着迎了过来:“夫人还担心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