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宋哲武有些激动地站起身来,李如娟的这套理论,已经在后世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不论是六七十年代的日本,还是稍晚些的台湾、新加坡、泰国等都是如此,就是后来大陆的改革开也很重视民间资本挥作用。现在能有这样想法的人虽然不会很多,可也绝不会只有李如娟一个,关键是几乎不可能有人取得当政的支持。特别是不管谁当政,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民族资本的经商环境,这是需要时间的。

可是李如娟有机会,自己一旦取得山西,阎锡山的那些官僚体系都得推到重建,否则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新政。经济建设会是重中之重,李如娟就会有实现她的理论的空间,也许中国就此多了一个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呢。自己这次可是占大便宜了,不仅找到一个如花似玉的美貌夫人,还捡了一个自己正需要的财政专家。

宋哲武虽然很兴奋,可是还很清醒。这些事情都是要以后做的,现在有一件事情是必须马上要做的。

“如娟,你应该马上给你的父母去封电报,告诉他们你的情况。”见李如娟一时没有明白过来,宋哲武又说:“今天的报纸你都看到了吧?”

李如娟脸色微微一红,她不仅看到了,她还偷偷地把报纸藏了起来。“你是说,我父母也会看到报纸?为我担心?”

宋哲武说:“对,他们今天一定也能在《中央日报》上看到。”

李如娟笑着说:“我的父母看到有这么一个英俊潇洒、年纪轻轻就当了中将司令人娶了他们的女儿,只会高兴的。”

宋哲武一耸肩,无奈地说:“难怪人家都说,坠入爱河的女人都会变笨,文稿可以电报,可照片无法传送啊,这个时代是需要有人坐船送回去的。照片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见报。你的父母看到报纸说你是第四路军总指挥的夫人,还不吓一跳,一定以为这个第四路军总指挥是个老头子。”

他的父母一定会这么认为,这么大的官国内好像还没有宋哲武这么年轻的,他们不着急才怪呢!而且,他们还不知道自己主动参加了第四路军,万一父母要是以为自己是被强迫的……

一想到母亲泪眼蒙蒙的样子,李如娟也急起来。站起身就走。“我这就去电报。”

宋哲武拉住李如娟,说:“电报里一定要说清楚,而且告诉他们暂时不要来武汉,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回河北,那时再给他们电报。”

宋哲武还要再交代几句,梁璧拿着一份电报进来,看见两人的样子,梁璧有些不知所措,吞吞吐吐地说:“司令,参谋长电报。”

一听是萧国栋的电报,宋哲武也顾不了多说,急忙看了起来。

电报内容是告诉宋哲武,骑兵旅行动顺利,正在返回孝感。

宋哲武把电报交给李如娟后说:“如娟,你快去电报。梁副官,通知叶旅长、王处长到我这来,我要给他们交代汉口人员撤离的事情。”

有推荐、月票的日子真美好!

第九十九章 真假鹦鹉洲

山又称鲁山,古时,此山被名为翼际山。位于汉阳>汉市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龟山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游览胜地。龟山前临大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南濒莲花湖,威武盘踞,和武昌蛇山夹江对峙,形势十分险峻。

龟山主要以山上史上留下的名胜古迹而著名。这主要包括关王庙、藏马洞、磨刀石、太平兴国寺、桂月亭状元石、禹王宫、月树亭、桃花洞罗汉寺、龙祥寺、鲁肃墓等等。

四月的龟山上,早已绿树成荫,花开满山,蒋介石今天就在龟山顶召见宋哲武。

林蔚和宋哲武坐在车里,在离龟山很远的地方就看到有很多军警在执勤,到山脚下时,几乎就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因为没有上山的公路,车子只能开到山脚,林蔚和宋哲武只得徒步跟着引路的侍卫上山。一路上不时能看到山路两边树丛后、花丛间有侍卫的身影出现。

山顶上的小亭里,石桌上摆着一盘干果,一壶茶,两个杯子,石桌两边各摆放了一把藤椅,上面垫着厚厚的锦垫。

从这里看去,浩瀚的长江尽收眼底。江上白帆点点,不时有汽轮驶过江面,在江面上犁出一道道白色的航迹。

蒋介石没穿军装,而是一身灰色长袍,面朝长江负手而立。在暖湿的江风吹拂下,长袍的下摆随风飘拂。从身后看,蒋介石不像是叱咤风云地一国领袖,倒好似一个闲暇的乡绅。

林蔚在蒋介石身后轻声说:“委员长,文戈来了。”说完就转身退到远处,和晏道刚两人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