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只是,现在的绥远因为王靖国部去参加中原大战,已经没有驻军了。这里只剩下警察和馁远地方保卫团等准军事部队在维持治安,除了四座城门各有一个班的保卫团日夜值守。城防工事空无一人,保卫团的部队都留在城内的兵营里,绥远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晚上旧点多,接远的街上只是偶尔巡警和打更的走过,很少能看到有行人走过,店铺和酒肆早就美门打样了,整个绥远城,沉浸在一片静寂的夜色中。

在绥远的南门城楼里,此刻却是灯火通明,在这里执勤的一个班的保卫团。在班长的带领下,正在和一个身穿第四路军草绿色军装的中尉一起,围坐在一张八仙桌周围,桌上摆着一只已经吃了一多半的烤全羊和一些时令瓜果,从地上的空酒瓶可以看出。这些人已经喝了不少酒。

这个第四路军中尉叫宋明瑞,是第四路军驻佞远兵站的副站长。这个兵站是专门负责给驻外蒙的第四路军部队运送给养的。驻外蒙的部队的给养物资主要是由驻张家口的兵站运送,可是在晋北和榆林等地采购的物资都要从这里运走。

平时。这个兵站的运送量并不是很大。可是这一个月来,第四路军从晋北采购的物资大增,主要是马料和部分粮食,现在在城里的兵站里已经堆得像小山一样,据说外蒙去年冬天雪大。马料不足,这些粮食和马料都是要运到外蒙的。

由于运输都是由从山西雇来的大车来完成,路途较远,运输队经常晚上**点钟才赶到佞远。虽然按规定晚上八点后,绥远的城门时要关闭的,过了时间再想进城,那就只好等到第二天了。

可是这个规定对别人有用。对于第四路军的运输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一向是随到随进,绝没有人敢耽搁。不要说现在的保卫团团长。就是以前的络远警备司令王靖国也没有阻拦。

要知道,宋哲武现在可是晋缓军名义上仅次于一向是的二号人物。有徐永昌这个例子。晋佞军里可没有人傻到会去得罪他。

好在第四路军兵站的人员很理解保卫团的日子过得清苦,他们团长得到的好处自然不会少,就是这些守城门的大头兵也是经常能饱饱口福。而且,这个第四路军的李副站长每次还要扔下力块现大洋的辛苦费,虽然士兵每人只能得到一块。剩下的都被班长独吞了,可这也让众人乐得不行。

以至于,现在大家都争着要来南门,这个第四路军运输队的必经之路执勤。今天,第四路军兵站早早就派人到南门通知今晚执勤的班长。“运输队因为车辆在路上坏了,来的要晚一些。执勤的弟兄们晚饭都不要吃,李副站长已经订了烤全羊来招待大家。并且,例钱加倍”

晚上六点一过,李副站长就带着五名第四路军的人。挑着两只烤全羊和一些下酒菜,以及时令瓜果来到了南门。酒是自然少不了的。专门有一人拎着八瓶第四路军的特产“北方大曲。”让路上的保卫团士兵和行人都看得直眼热。

早就翘首以待的保卫团士兵。在他们班长的带领下远远迎了出来,像迎接财神一样,恭恭敬敬地把李副站长迎上了城楼。

在城上的望楼里,里外两间房间里各摆着一张桌子,按惯例。保卫团的人都坐到里间。第四路军兵站的人除了李副站长都坐在外间。而且这些人是不能饮酒的。按照李副站长的解释。在第四路军里,除了驻川小蒙的部队在执勤时可以适量饮酒小其余的地方一概禁止饮酒,他也是要每次经

酒菜摆好后,李副站长简单的寒暄几句,就立刻邀请大家喝酒吃菜。看着烤的冒油的娇嫩的全羊,早就垂涎欲滴的保卫团士兵,立刻就在班长的带领下大快朵颐起来。

这个李副站长是沧州人,虽然年纪轻轻就是中尉,可是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每次都是和他们称兄道弟,酒量又很好,保卫团从上到下对他都很有好感,几乎就把他当成了保卫团的一员。

在李副站长热情的招呼下,众人推杯换盏,很快就喝光了蹦酒,这5瓶酒一下肚,十几个保卫团的人都有了酒意。

这个北方特曲酒,是第四路军在外蒙的酒厂产的,酒劲很大。味道浓烈,特别是不是像这时的国产酒用瓷坛盛装,而是用装洋酒的玻璃瓶盛装。商标上是一只五彩斑澜的金龙。这种酒是专供第四路军在外蒙的部队喝的,在市面上不多见,大家都叫它金龙酒。

这种烈酒很受北方人喜爱。酒是那些蒙古王公们也以能喝到这种酒为荣。

只是数量少,价钱也高,一瓶就要两块大洋。一般人喝不起。

保卫团的班长有些大着舌头地笑着说:“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