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那个育才炼钢机器厂不但能炼钢;还能制造车床、铣床、插床、刨床、钻床等;还能制造面粉机、织布机、织毛机、纺毛机;甚至还能制造汽油动机和煤油动机、蒸汽动机;以及铁路所需用的机件工具。

“山西火药厂的仓库里还有大批炸药库存;这个火药厂内含无烟药厂、酸厂、火工厂、炸药厂、黑药厂、压药厂等几个分厂。

设计生产能力很惊人;竟然日产无烟药4oo余磅、硫酸3吨。

据他们的厂长张岂之说;山西火药厂以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生产能力之强;在全国绝对是屈一指。”

“山西省工业试验所就更了不得了;试验所内分窑业部、化学工艺部、分析部、机械修缮部。”

“窑业部侧重磁器及玻璃的研究;化学工艺部侧重化妆品、造碱及造纸的研究。

据实验所的人讲;除了造纸技术在化学工艺方面还不成熟;它下属的其它几个工厂;依据这个实验所的技术展的相当成功;几个料器厂和陶瓷厂运作的都很好。”

虽然早已经知道了这些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一向沉稳的箫国栋说起来还是激动得两眼放光。

对于山西兵工厂;早就朝思暮想了许久的宋哲武;可是要比箫国栋更清楚这些工厂的价值;他对缴获了多少库存武器弹药装备和物资并不感兴趣;他最为看重的是它们的生产能力和它们培养保有的技术工人;这可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的;至少是短时间内做不到的。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两厂共有设备38oo多部;职工15ooo余人。

现在太原兵工厂的月产量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oo门;步枪3ooo枝;机枪15挺;冲锋枪9oo枝;炮弹15ooo;迫击炮弹9ooo;子弹42o万。

这样惊人的生产能力;不仅让太原兵工厂可同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相媲美;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且其规模与现代化程度也出了汉阳、沈阳两厂。

可以说太原兵工厂现在绝对是中国最好的;同时也是最为完善的军工企业。

只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宋哲武前世的历史上;中原大战后;太原兵工厂被勒令拆走了几乎所有的制造设备。

火药厂也很出色;它的废酸还原设备在我国为创;溶剂收回装置使用活性炭收集方式;这在德国也是最新技术明;可以说在这个技术上;中国和世界最先进的企业处于同一水平。

以火药厂厂长张恺之名命名的“恺字炸药”;是根据德国先进制药技术;改铝粉和皮克林制药为硝酸制药;成为山西火药制造的重大创举。

宋哲武相信;他拥有了这样的军工企业;只要再添置一些关键设备;大量吸收工程技术人才;假以时日;山西兵工厂不仅会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兵工企业;他也完全相信;山西兵工厂会成为亚洲最好的;甚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军火公司。

山西省工业试验所在宋哲武的眼中;简直就是中国杜邦的雏形;宋哲武早就有想法;就以山西省工业试验所为基础;组建中国家化工公司。

至于育才炼钢机器厂;在宋哲武的计划中;要把炼钢和机器制造厂分拆;以机器制造厂为基础;组建机械装备公司。

要想建立自己的工业和国防体系;仅靠购买设备是不行的;最初建立时还可以;可长久来看;是必须要自己制造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持续展下去;也才有机会逐渐赶上时代的最新展水平。

看着兴致很高的箫国栋;宋哲武笑着说:“萧参谋长;看你高兴的;这些还都是直属阎锡山督军府的资产;山西还有很多属于省政府的民用企业也很有规模;军管会也要尽快派人全部接收;决不能有任何闪失;这些可都是我们建设山西;壮大我们第四路军的宝贵财富啊!”陶蓉担忧地问:“司令;属于阎锡山督军府的企业还好;我们接收过来没有人会说什么;可是如果是属于山西省政府的企业;我们接收就不和规矩了;毕竟山西省政府在名义上是属于中央政府的;不要说张学良未必会同意;就是南京方面也未必会答应?”宋哲武毫不犹豫地一挥手说:“只要是在我们控制地区的山西官办企业和机构;一律都要接管过来;其它的都不要考虑。”

宋哲武用带有明显不满的语气说:“蒋委员长可是当初答应把山西省主席给我的;现在既然他不给我了;那总得做出些补偿吧!”“山西省银行怎么办?贾继英的建议;我们暂时不要接收省银行;所以;我们虽然派兵保护;可是一直没有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