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有什么不一样?”

“传统女子相夫教子,为别人而活,都市女子追求事业,为自己而活。”

张艾嘉沉默,低着头踢着一颗小石子,过了一会,又问道:“你说我表面上是都市女子,也就是说我其实还是个传统女人咯?”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不是,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沈冲摇头,说道:“张姐,你有才华,但是你没有方向,好像一个没有罗盘的小船。”

他指了指远方的高楼大厦,又指了指背后的农田菜地,说道:“你看,那边灯火辉煌,是现代化的城市,这边黑灯瞎火,是传统的田园农庄,你站在路中间,向往那边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传统势力无处不在,就好像这夜色,让你动弹不得,你是一个夹在现代和传统之间,左右摇摆的女子。”

张艾嘉咬着嘴唇,怔怔的看着沈冲。

“张姐,除了我,别人都不懂你。”沈冲指了指自己,说道:“我就是一辆可以让你开往美丽新世界的汽车。”

……

从台北回来后,沈冲第一时间就赶去了香港冲印公司,开始《疯劫》的后期制作。

前世里《疯劫》的剪辑备受诟病,所以在拍摄快结束的时候,沈冲就让许鞍华联系谭家明,邀请他能为《疯劫》做最终剪辑。

谭家明是许鞍华在tvb菲林组工作时候的头头,为人严肃少语,虽然现在两人都不在tvb上班了,许鞍华还有点怵他,被沈冲逼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了电话,没想到谭家明一口答应了。(注1)

谭家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公认最具才华的导演,剪辑技术尤为出色,沈冲自然不能浪费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特意把《疯劫》的后期制作安排在他台北回来之后。

电影剪辑,简单的讲,就是把所有需要的素材转录到操作带上,然后利用剪辑机把素材剪辑组合成电影。

剪辑机一般有两个监视器,两个录像机,还有一个操作台,监视器和录像机方便剪辑师看效果,操作台可以方便剪辑师在剪接时精确到每个影格。

在1979年,数码产品还不发达,拍摄的胶片只能用线性剪辑,顾名思义,线性代表顺序,不方便改动,如果要改动一处地方,那在它之后的所有镜头都需要重新再来。

沈冲把所有的镜头都冲印成了工作样片,丰富的素材让谭家明喜出望外,他剪来剪去玩的不亦乐乎,倒是让沈冲大开眼界。

说起来,剪辑师在香港电影圈的地位,就和编剧差不多,权利都被导演极大的侵占了,很多香港电影,都是导演亲自动手剪,然而在好莱坞,很少有导演亲自动手剪片,一般都是和剪辑师合作。

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优缺点,导演自己剪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影的艺术统一性,而剪辑师剪片,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影本身。

剪辑可以很神奇的让一部电影有更完美的呈现,它本身也是艺术,如何将众多素材排列组合成一个精彩的故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掌握这样的技巧,而且导演很多时候都有执念,对自己拍摄的镜头念念不忘,舍不得放手,当局者迷,效果反而不好。

据沈冲所知,按照好莱坞的正常规矩,剪辑师一般不能出现在拍摄现场,只能看到最后的素材,杜绝导演拍摄过程中的决定对影片最后剪辑产生影响。

沈冲比较喜欢好莱坞的这种分工模式,导演权利太大,系电影质量好坏于一身,未必是好事。

谭家明资历够老,水平又好,以他为主,许鞍华为辅,配合的很默契,剪辑进展颇为顺利,起早贪黑的辛苦熬了十来天,终于完成了粗剪。

粗剪版本的《疯劫》有两个多小时,沈冲仔细看了一遍,虽然因为缺乏配乐,整体气氛不足,但叙事流畅,风格凌厉,比记忆里的《疯劫》质量明显高出不止一筹,不由的大喜,连声赞叹谭家明的剪辑功力。

“许鞍华拍的好,沈先生你又留了这么多素材,要是剪不好,我就没脸混这口饭了。”谭家明自己也很满意,他的扑克脸难得露出了笑容,说道:“这是我剪的最好的作品了。”

“我都不敢信这是我拍出来的东西。”许鞍华也很激动,她再次感谢沈冲,“多亏了沈先生的大力支持。”

粗剪完成后,沈冲特意打开系统,看了看试炼任务进度表,已经完成88%%u4e86,想必把配乐搞定,再剪辑成最终版,试炼就算大功告成了。

许鞍华把林敏怡请过来做配乐,用了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