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沈先生谦虚了,这种杂志本就不靠销量取胜,而是看行业内影响力的。”一个戴着眼镜的记者说道:“邵氏我不清楚,不过在嘉禾,《第一电影评论》可是抢手货,尤其是香港电影市场调查报告那个栏目,邹大老板开会时候亲口说了,所有嘉禾制片部门的人,都得好好研究那份报告。”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就为了这个,斧山道附近书报摊上的《第一电影评论》,全被制片部的人买走了。”

()

“蔡经理也很重视《第一电影评论》,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邵氏现在是女人掌权,蔡经理早就被架空了。”《南国电影》的一个编辑直摇头,说道:“蔡经理是个有才华的,可惜再有才华,也斗不过枕边风啊。”

“蔡澜在邵氏,确实可惜了。”罗卡叹息了一声,说道:“不过说起来,我更喜欢杂志上余慕云的‘口述影史’栏目,国事、影事、风流韵事,娓娓道来,既有史料价值,又能博读者一乐。”

“老余写的确实不俗,不过最具爆炸性的,还是六叔的专访吧?”石琪说道:“我前几天去交稿,看到《明报周刊》的几个编辑在讨论要不要报道这事,六叔要是真的放弃电影制片,全力经营tvb,香港电影业可是要大地震了。”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这时候,许鞍华和陈韵文走了过来,她们俩面色通红,想来都喝了不少酒。

“沈先生,我敬你一杯,能把《疯劫》拍出来,而且拍的这么好,得多多谢谢你。”

沈冲站起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安姐,我早说过了,大家各取所需,你拍电影,我赚钱,何必这么客气。”

“我看沈先生可不是只为了赚钱。”陈韵文嘻嘻一笑,也举杯说道:“我也敬你一杯,感谢你当初在我的剧本上乱写乱画,要不然,拍不出来这么好的电影。”

沈冲拿起啤酒瓶,倒了半杯酒,和陈韵文碰了一下后,拿在手中没喝,说道:“陈小姐,我想开一部新戏,你有没有兴趣?”

“安姐姐和我提过了,我非常有兴趣。”陈韵文一仰脖子,很豪爽的干掉了杯中的酒,说道:“沈先生要是看的起我,我马上就可以开工。”

沈冲点头,喝掉了酒,说道:“不急,先休息几天,等《疯劫》上映后,我们开个会,再决定怎么开工。”

石琪闻言,好奇的问道:“《疯劫》还没上映呢,阿冲你又开新戏,不怕蚀本啊?”

“没事,我很看好香港电影市场,亏不了。”

沈冲一笑,他拿起筷子,敲了敲酒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示意全场安静,然后大声说道:“各位,借这个机会,跟大伙宣布一个事,我的东方魅力电影制作公司,准备在年内投资拍摄至少5部电影,大家都是业内精英,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来我公司详谈。”

()免费电子书下载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怀才不遇,心中有想法,但苦于没有机会的电影人,闻言一片哗然,大厅里沸反盈天,过了半响,其中一人站起来,高声问了一句:“沈先生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沈冲面带笑容,言之凿凿,心中却对这人默哀:“小胖子,别人有机会,你是没机会的,至少今年没有……”

————————————————————————————

注1:敦煌酒楼是香港著名大众化酒楼,巅峰期在香港有20多家分店,现已结业。

注2:借用了石琪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一书中对《疯劫》的评价,有改动。

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 反应

1979年,4月30日,星期一。

风小波站在公司大厦附近的一家书报摊前,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翻着各种杂志,准备买一本用来打发时间——上班很无聊的,尤其是生意清淡的时候。

他口味很杂,买杂志只看封面,要么上面有美女,要么上面有他感兴趣的标题。

翻了几本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明报周刊》。

封面是一男一女,一坐一站,标准的双人封面照,没什么特别的,那女的虽然看起来身材不错,但算不上特漂亮,也没有漏胸露大腿,风小波对她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封面上的标题——“20岁,3个月,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富豪发家史!”

拿起杂志,三下两下翻到封面人物专访栏目。

“沈冲,男,20岁,矩阵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