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新路子。”

“六哥好手段。”胖老头笑眯眯恭维了一句,然后问道:“那这票房是怎么分的?”

“我六他四,宣传发行费自己负责,我们只管放映。”邵逸夫说道:“不是我欺负后生晚辈,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姜还是老的辣。”老头一竖大拇指,说道:“六哥这是稳坐钓鱼台啊,什么都不用干,坐等收钱,这90多万的票房,邵氏轻轻松松就拿走了三分之二。”

邵逸夫古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摆了摆手,说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是老咯,不谈了,走,走,去看片子去。”

——————————————————————————

注1:见《邵氏春秋》。

注2:见楚原回忆录,此处为了剧情方便,把宴席前放电影改为宴席后放电影。

注3:傅声本姓张,是香港名门望族出身,有11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九。

注4:邵逸夫的英文名为“runrunshaw”,在马来西亚创业时候,因为没戏院,只能带着放映机在乡下奔走放电影,被人取笑,因此得名。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票房

星期一,沈冲还没走进会议室,隔着玻璃门,就看到里面三人在开怀大笑,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江之强,也笑容满面。

“怎么,有喜事?”沈冲推门进去,笑着问道:“还是有趣事?”

“喜事有,趣事也有。”罗维明夹着香烟,拱手致意,笑着说道:“沈老板,恭喜恭喜啊。”

罗维明是老资格的电影文字记者和编辑,陈柏生去筹备香港国际电影节后,他接任《电影时代》的总编,每周一都要来向沈冲汇报。(注1)

“喜从何来?”

“沈老板,矫情了不是。”罗维明指了指沈冲手中的报纸,说道:“《疯劫》单日票房过百万,这不是喜事是什么?”

()免费TXT小说下载

沈冲打个哈哈,随手把几份报纸丢在会议桌上。

报纸散落开来,露出几个极具爆炸性的标题——“单日票房过百万,《疯劫》疯了!”,“两天吸金两百万——香港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即将诞生!”,“电影吓人,票房更吓人,《疯劫》周日斩获107万票房!”……

沈冲是今天早上从报纸上知道《疯劫》周日票房突破百万的,昨天他太累,没有熬夜等江之强报告票房。

虽然和李开元一家人非常熟了,但礼不可废,两人关系明朗化之后,沈冲不能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于是昨天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观塘,正式的拜见李开元的父母。

拜会之后,一家人集体出动,绕着香港几大景点瞎逛了一天,累得沈冲腰酸背痛,所以晚上早早的休息了。

“昨天在《东方日报》上全版刊登警告的广告,简直是神来之笔。”罗维明说道:“避开了法律风险,又赚了观众好奇心,票房逆势大涨,比第一天收的还多,这个广告功不可没,不知道是哪个高人想到的?”

“罗大侠过奖了。”沈冲抱拳拱手,说道:“正是区区在下。”

罗维明抽着烟,没说话,只是竖了个拇指。

“沈总,这是周末两天票房的详细统计。”江之强站起来,把一叠报表递给沈冲,说道:“单馆票房,楼座,堂座,都分开统计了。”

沈冲拿过报表,细看起来。

周末首映两天,票房200万,按照后世通用的公式估算,票房大概能到1000万,不过那些电影上映期基本是一个月左右,而《疯劫》只能上映两周,最终票房能不能打破《半斤八两》的纪录,突破千万,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即便如此,《疯劫》成为年度票房排行榜冠军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1979年,香港无论是观影人数,还是票房总量,都比1978年涨了不少,然而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一样,电影市场全年波澜不惊,没有一部票房特别亮眼的电影。

历史上1979年度票房冠军是成龙的《笑拳怪招》,500多万,只领先第二名70多万,比1978年的票房冠军《卖身契》少收了200多万。

《笑拳怪招》是2月份上映的,早已下线,而不管是正在上映的《差人大佬搏命仔》、《十二谭腿》、《截拳鹰爪功》,还是准备下周上映的《招积仔打横行》、《斗法》、《大命捞家》,全是无名之辈,完全没有和《疯劫》较劲的本钱。(注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