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迎合市场,先做一张民歌专辑。”

沈冲又抓了抓头发,有点惊讶。

滚石四人组这么早就起了分歧?

吴楚楚极善躲避各种风险,是见风使舵的大师级人物,台湾第一代民歌手中,杨祖珺被迫放弃了唱歌事业,胡德夫唱了二十多年才出了第一张专辑,而他呢……先入滚石,后创飞碟,最后在华语流行音乐衰落的前夜,把公司卖给了华纳,大赚了一笔。

在“戒严”的特殊环境里,公司草创之初,跟随市场风向,做一张温和的专辑打响知名度,吴楚楚的决定无可厚非。

不知道段氏兄弟为什么发对吴楚楚的稳妥作法?

“现在全台湾都在唱校园民歌,青山绿水,男欢女爱,一片靡靡之音,太阴柔。”段钟潭见沈冲不说话,继续说道:“所以大哥和我觉得,这时候用罗大佑的摇滚乐,发出完全不同的声音,震撼社会,可能效果会更好。”

“我对台湾社会不太熟,也不懂音乐,公司运营的事,我不插手。”沈冲放下花名册,说道:“不过公司不缺钱,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开两个工作组,一个做罗大佑的专辑,一个去做校园民歌专辑,双管齐下,分歧不就解决了。”

“公司才刚成立,没那么多人手同时做两张专辑。”

“没有人就挖人嘛。”沈冲建议道:“只要锄头挥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新格唱片,海山唱片,歌林唱片,都去挖挖,消弱对手,壮大自身,一举两得。”

“这不太好吧?”段钟潭有些犹豫,说道:“我们是新公司,贸然挖人容易被他们联合抵制。”

“怕什么,新公司要有新气象。”沈冲蛊惑道:“不打破旧的格局,哪有新公司上位的机会。”

“沈总你不知道。”段钟潭苦笑,说道:“我们的录音室至少还要半年才能建好,现在录歌,要借用新格的,录好了,还要找海山的工厂灌制唱片,要是他们卡脖子,我们就只能去日本录音做唱片,成本会翻倍的。”(注2)

又是去日本……

沈冲无语,香港和台湾两地,此时的电影和音乐的工业基础也太差了。

拍完电影,如果想要好的效果,都要去日本配音配乐做后期——《疯劫》没去日本,是因为沈冲瞎折腾,预算超支太多,吓得许鞍华没敢跟他提去日本的事,就在香港凑合了。

——————————

注1:在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时候,段钟沂在中影任职,负责行销和市场运作。

注2:海山唱片1978年投资上亿新台币,打造亚洲最大的黑胶唱片工厂,不料1979年walkman出来了……

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西餐厅

在来台北之前,舒明给沈冲提供了好几位台湾著名电影人的联系方式,比如中影的台柱子导演李行,比如人脉深厚的白景瑞。

不过来台北之后,沈冲却只联系了一位——邱刚健。

邱刚健是位编剧。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沈冲前世里经常把“剧本最重要”这样的话题挂在嘴边,可说实话,真看电影的时候,很少去关注编剧是谁……

港台两地的编剧,他能说出名字的,不超过十个。

而邱刚健,是这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烈火青春》,《投奔怒海》,《唐朝豪放女》,《女人心》,《地下情》,《胭脂扣》,《人在纽约》,《阮玲玉》……

这些经典电影,编剧全是他,想不知道都难。

当然了,这些全是他未来的作品,而从舒明的口中,沈冲才知道邱刚健曾在邵氏电影公司做了七年的编剧,写了十几部电影剧本,给张彻写过《死角》,给楚原写过《爱奴》,去年华山的那部《杀绝》,也是临时把他从台湾请回去写的。

《死角》是香港最早把拳脚功夫融入现代时装背景的电影,开了一代先河,也捧红了姜大卫和狄龙这对黄金搭档。

《爱奴》是楚原加盟邵氏后,第一部拿得出手的电影,虽然票房一般,但极为前卫的内容,引起国际电影界的关注,在英国和法国都受到好评,有人甚至称之为“年度世界十大电影之一”。

这位是华语编剧界的顶尖人才。

不过沈冲联系他,倒不是为编剧的事——他还没有考虑好独立做导演后,Chu女作该选择什么类型的电影。

联系他,是因为舒明介绍邱刚健从***立艺专毕业后,先是在《现代文学》做编辑,接着创办了电影杂志《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