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建一栋大厦投资不小;内地土地国有;建成了我们也拿不到产权;不能转售;怎么赚钱?”

“没有产权;但是可以租啊;有使用权就行。”沈冲吹了吹贴好的剪报;然后翻了一页;说道:“签个二三十年的合同;吃租金赚钱;现在租金便宜;十年后就未必便宜了;而且按照我的估计;用不着二三十年;等建好后;最多五年;各种各样的潜在利益;就能赚回本钱了。”

“具体怎么操作?找内地单位合资还是像霍英东那样搞合作?”

“这个先不急;我们以静制动;看内地怎么打算;慢慢谈;康乐大厦只有178米;我打算建一栋0米以上的大楼;这种投资规模;一定会惊动中央的

“这样的大事你操作吧;我做不来。”李开元剪了一会报纸;又问道:“说来说去;你好像没有说在哪里建?”

“深圳或者广州;二选一。”沈冲笑着说道:“至于到底建在哪里;就看哪个城市更给力了。”

“你这么一说;十有八九是在深圳丨建了。”李开元撇了他一眼;说道:“深圳丨现在城镇人口刚刚超过3万;在那里建一栋摩天大楼;一下能把所有人都装进去;连街道都不用建了;大家都在里面生活吧。”

“廖公说你心如明镜不染尘;真是没说错。”沈冲看着她明亮的眼睛;说道:“我什么心思都瞒不过你。”

“那是你不想瞒而已。”李开元微微一笑;递给他一张剪好的报纸;说道:“你都认识国家领导人和广东省委书记了;广州和深圳丨还能有多少筹码?你捂着钱包;不指明在建楼地点;肯定有别的企图。”

“只是附带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企图而已。”沈冲一边涂着胶水;一边轻描淡写的说道:“内地的电影放映体制改革草案已经拟定完毕;几天前提交给了电影局;电影局还没有批复;这个草案里;规定只拿深圳丨做试点;你刚才说了;深圳丨才3万的城镇人口;在那里试点;有什么意义?我这栋楼;就是个大饼;画给广州人看的;如果他们能让电影局改口;也成为试点城市;我就在广州建;如果不能;我就在深圳丨建;这栋楼带动的经济效益;至少可以让深圳的城镇人口数量翻两番。”

()

第三卷 第三十章 局面

对并不缺钱的沈冲而言;摩天大楼建在深圳丨还是建在广州;真心没什么区别;一个是举国关注的经济特区;一个是历史悠久的南方名城;影响力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别;就是早两年还是晚两年收回成本;但对内地电影行业而言;放映改革试点有没有广州;效果可就天上地下了——广州市有500多万人口;深圳丨市把所有农民都加上;也才30万人;而在19ru年;没有几个农民舍得花钱去看电影;只在深圳丨搞试点;一年下来;十来万的票房;再搞个分账;给电影制片厂塞牙缝都不够。

在哪建都一样;何不利用一把呢?因此沈冲决定活用《三国演义》里的“驱虎吞狼”的策略;用摩天大楼的大饼;推动广州地方官主动去争取加入电影放映改革试点;要知道此时的广州城里;除了省委书记;市委的杨书记同样是个超级大佬;而他的秘书孙铁钟;也参加了当晚的践行宴。

当然了;以杨书记的履历、资本和眼界;摩天大楼建不建在广州;关系不大;建在广州;锦上添花;不在广州;也无伤大雅;但对下面的官员来说;意义就完全不同了;一栋中国甚至亚洲第一高楼;代表着耀眼的政绩和海量的利益;必须要全力争取的;身为广州市委书记;他不能不考虑下属的意见;而这种级别的大佬向电影局要政策;几乎是十拿九稳。

当然了;把人当枪杆子使唤;不能做的太明显;否则效果不佳不说;还容易得罪人;因此沈冲在晚宴上;一个字都没提电影发行放映改革试点的事儿;他只是一个劲的诉苦;一边说广州配套设施好;劳动人口多;市场成熟;建起来很快;而且容易收回成本;一边又说深圳丨是特区;有政策优势;发展的快;还靠近香港;来往便利;总之是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第二天是六一儿童节;一大早;沈冲和李开元一起;去了一趟广州市少年宫;在那里以中港合资开元玩具厂的名义;向广州市教育局捐赠了100万套魔方;供他们免费发放给全市的中小学生;不出所料;出席捐赠仪式的官员不仅比预定的要多;而且级别也高了不少。

捐赠仪式过后;沈冲谢绝了各路神仙的盛情挽留;坐进汽车;绝尘而去。

“阿冲。”李开元回头;透过后车窗看了看少年宫门口的人群;问道:“你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