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期一直到正月底,但大学生们是治理天下的英才,英才往往干不得小事。大家转换了好几种经营思路,最终连摊位费都挣不出来,同学们早就灰心了。老四海回老家奔丧之前,摊位的经营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改头换面的老四海决定给它来个枯木逢春,他就不信,位置不错的摊位会挣不到钱?

回到北京后,他先是到陶然亭探了探风声,庙会依然开着,同学们全溜了,而他们的摊位已经被烤羊肉串的霸占了。老四海懒得与烤羊肉的人争执,而是直接找到庙会办公室,申斥他们不该一个摊位卖两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没卖,邻居们见你们全走光了,这才来个废物利用。后来工作人员将霸占者劝退了,羊肉串老板冷笑着说:“这群吃白饭的大学生,就知道糟蹋他妈的钱。”

人生之路(9)

老四海不搭理他,当下围着摊位转了几圈儿,寻找可以利用的线索。后来他终于注意到摊位后面有一块假山石,于是计上心来。

老四海找来块木牌子,工工整整地写了几个大字:石评梅订情处。注解的小字是:“民国才女石评梅在此游玩,恰遇纨绔子弟以硬币击之,评梅躲,硬币落此石。有书生挺身而出,二人自此成为恋人。评梅葬陶然,此石焕发灵性,欲择恋人者,以硬币击石,击中者无不遂愿。”

老四海觉得这东西写得文采斐然,很是兴奋。

他前后左右地看了好几分钟,又觉得缺点什么。后来他找来一个木制圆环,盖在石头上,圆环下又加了只木桶。最后在摊位前横起一条绳子,标明,掷币者不可逾越此绳。

此后的事就更简单了,老四海担当了搬运工和硬币兑换员的角色。白天,他攥着一把硬币,为天下有情人兑换硬币。晚上,干脆将多余的硬币和换来的毛票搬到住所去。

后来他又在一块木牌上写下了石评梅的生平事迹。这个生意与白云观的金钱眼、神树的树洞如出一辙,纯粹是无本买卖。只用了七、八天的工夫,老四海就进了好几百块钱。他给家里汇了三百块,汇款地址就是德胜门内34 号楼。

不久庙会完结了,工作人员拉着老四海问:“ 你怎么知道石评梅是在那个地方订情的?”

老四海脸不红,心不跳,神态坦然地说:“书上写的,那地方特有灵性。”

工作人员咂着嘴唇道:“要知道我也应该去投几个币。”

“你也想找女朋友?”老四海问。

“我有对象,我那对象人还不错呢,就是我丈母娘不是个东西。她们家向我要38条腿,我哪儿来那么多钱呀,这老东西真不是好玩意儿!等我把她闺女弄到手再说。”工作人员气得脸都红了。

“38条腿?”老四海不是城里人,不大清楚城里人的勾当。

“就是大衣柜,小衣柜,酒柜,五屉柜,厨柜,双人床,大沙发,书柜,写字台。这不是38条腿吗?”

老四海清楚这是家具的腿数,可掐指一算就知道不对了,疑惑地说:“这是36条腿,不是38条。”

“废话,我身上还有两条腿呢,没有我,我媳妇总不能陪着桌子睡觉吧。”工作人员指着自己的腿,似乎那两条腿也是木头的。

老四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心道:你中间还有一条腿呢,应该是39条才对。但他不能说得这么低俗,工作人员一直以为他还是大学生呢。老四海整理了一下表情,正色道:“没钱就应该找窍门。你真应该来投币,可惜,这石头出了正月就不管用了。再等,只能是明年了。”

工作人员忿忿地说:“我早就想来了,可我们领导说你是瞎编乱造,是骗钱。要是让他看见,就不好了。”

老四海微笑着说:“蠢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是蠢人。”

工作人员点头道:“你怎么知道的?我们领导就是一蠢人,特蠢。”

老四海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了。

离开庙会,老四海越发地认识到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用知识武装自己比原子弹的效果都要明显。他给家里汇完钱,便一头扎进图书馆,半个月的时间便看了四十几本书,天文、地理、收藏、地方志,无所不看。

其实他知道警察不会放过自己,但没有一个警察相信,罪犯会躲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连半个月,平安无事,老四海觉得应该南下了,南边的钱好赚,自己在南边也没有熟人。

老四海买好了去广州的车票,回住所收拾东西。路过一座过街天桥时,看到个蓬头垢面的小孩子跪在桥面上,面前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