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

常富波只得赶回院机关,当他走进陈仁辛院长办公室时,看到市政法委的杨立鸿副书记、督察室韩主任也在座。

杨立鸿寒暄几句后,板着脸说:“市委对你们审理蒋红兵案的进度很不满意。”杨立鸿慢条斯理地说这句话时,眼睛一直盯着常富波,他见常富波也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便加重了语气,“市委很不满意,不是市政法委不满意。”

“杨书记,您指的是市委所有领导都不满意,还是市委某个领导不满意。”常富波发话了,但是口气不太好。

“我只能告诉你是市委不满意,其他我无可奉告。”杨立鸿说。

常富波没有再说什么,说了杨立鸿也不会告诉他,不如干脆不说好了。杨立鸿等了一会,见常富波没有再说什么,便又说道:“这个案子办成这个样子,你常院长是要负领导责任的。”他本想绕个弯儿说的,考虑到早说迟说是一回事,便干脆直截了当地说了。

“这个案子办成什么样子了,我怎么一点也听不明白?杨书记究竟指的是什么。蒋红兵的案子还没有判啊,我们上午才讨论。合议庭大多数意见是判处蒋红兵死刑,这本来属于审判机密,不应透露的,但您是政法委领导,是我们公检法的直接领导,跟您汇报,也就不存在泄露什么审判机密了。”

“听你的口气,还有不同意判蒋红兵死刑的啊。”杨立鸿脸上露出一丝讥笑,“如果这么大一宗案子的主犯都不判死刑,那中国就没有可以判死刑的了。”

“杨书记,是因为蒋红兵有重大立功,所以有不同声音。”

“什么表现?重大立功表现?”杨立鸿显现出一脸的惊愕样,但他那样子,一看就是装出来的。

“您不会不知道因为蒋红兵的揭发,检察院弄了一个大案出来了。”常富波想把视线引向检察院。

“就是因为这个我才来的,为什么蒋红兵在公安、检察都不交代,到了你们法院就交待了,还不是你们法院多事,我看不是蒋红兵想立功,是你们法院想立功。”

“杨书记,您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怎么这样说话?难道我们希望节外生枝弄出这些事?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不干脆给蒋红兵弄点哑药吃了算了,但他哑了,还有手啊!现在是法制社会,他就是现在不讲,他还可以到二审时讲,在执行死刑时讲,他要讲的时机还有很多。我们的干部为什么怕他讲?让他讲又有什么可怕的?揪出了一个赵阳,多抓几个贪官,说不定您杨书记还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哩。”

“你?!”杨立鸿听后,气得脸都红了,他“你”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屁股后面干净着呢,我怕什么!只要有机会我就应该再上一个台阶。”接着,他话锋一转说,“但市委很不满意你们的工作,这对你很不利呢,常院长,你要审时度势,你离院长的位子只有一步之遥,不要因为这件事毁了你的前途,蒋红兵的案子就此打住,不要再弄出什么钱阳、孙阳、李阳出来。蒋红兵等人杀死了十三名无辜的群众,这家伙太坏了,当时就应该一枪崩掉。”

常富波听了杨立鸿如此露骨的话语,心里一阵阵发紧。他相信杨立鸿只是奉命而来,传达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旨意,从杨立鸿的地位与作用来看,蒋红兵不应该与他有什么瓜葛。

陈仁辛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愿意说了。特别是听了杨立鸿的话后,便更不愿开口了。

杨立鸿见常富波没有说什么,面向陈仁辛将话头一转,说:“陈院长,我代表市委向你们宣布一条纪律:禁止将蒋红兵带出看守所,否则,以违纪论处。这条纪律已向看守所做了传达。”

“杨书记,这不妥吧?”常富波说。

“有什么不妥的?”杨立鸿又转向常富波,偏了一下头后说。

“蒋红兵案还未宣判,难道要我们到看守所去宣判了。”

“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杨立鸿笑道。

“你回去后好好学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看看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款是怎么讲的?”常富波说完,很想大笑几声。

“我不懂,也不想学,你背给我听听。”杨立鸿显示出了一副无赖的样子。

“那好,你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第一款是这样一句话: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到看守所去宣判,就不公开了?那儿也是共产党的天下。”杨立鸿看着陈仁辛说,“你说是不是,陈院长。”

常富波听了,怒不可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