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三个女人就开始忙碌起来,这里就算秋姨最是纯熟,不管是切菜还是爆炒,手法飞快。赵雅芝算是做过家庭主妇,虽然在厨房的时间不多,基本的还是懂。只有文秀就真的不是很明白,只能勉强打打下手,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过她还是很用心看着秋姨的动作,仔细去学习,她也想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亲手煮一顿饭给冯奕枫吃。

()好看的txt电子书

没什么事可做的冯奕枫,只好在虾膏厂里面走走,这里不少的地方,他都来过很多次。以前繁忙的工作地点,现在都铺上了薄薄一层灰尘。在工坊里面的研磨机和搅拌器,都不再像以前那样隆隆作响,只能失去动力的摆放在哪里,等待着再次启动。在小码头那边,没有了以前那些大大小小来这里下渔获的渔船和机动舢板,只有海浪“沙沙”声拍打着码头上的岩石,偶尔还会有一些小虾和小螃蟹被冲到岸上来,不过很快就扭动着身子,回到海水中。远处,一些海鸟不停高速冲向海面,往海里扑杀海中的食物。整个环境组成了一副远离世俗烦嚣,海天一色的风景画。

那边的饭菜还没有做好,阮雄文和木晨他们就经回来了。在码头上找到冯奕枫,阮雄文就把自己得到的消息报告给他知道:“少爷,事情已经查清楚了。这次来捣乱的人,除了那几个本地的混混外,其他都是香港那边过来的人。不过听那几个混混说,那些人都是些没什么势力的散兵游勇,只是收了钱,来这里做事而已。格里已经在查那间公司的底细,不过他也说没有听过这间公司的名字,应该不会是什么大堂口用来洗钱的空壳。不过比较有趣的就是,这里的混混居然说他们都是新义安的人,我们要不要跟向家打个招呼?”

“暂时谁都不要惊动,把事情都查清楚再说。还有,回到市区后,找律师办理一下这间虾膏厂的所有相关手续,我会让外公把这事授权给我来处理的。不管是谁想要买,都不卖。我倒要看看他们收购了其他土地,就剩下这里怎么收尾,难道他们还真的以为靠那些古惑仔就能够买下这里么?”冷笑着,冯奕枫不但要那些人知道后悔是怎么写,还要让他们这次的投资血本无归,不然怎么能够雪他心头之恨?

PS:谢谢补天余情和tin0717俩位的打赏!!!

正文 第105章 安排出路

秋姨所煮的饭菜还真的如她自己所说,美味至极。www。xUNshu。org连本来心情不是很好的冯奕枫,也连吃三大碗饭,至于从来就没有吃过虾膏这种美食的尼洛和巴卡,就更是差点连自己舌头都吞下肚子。那风卷残云的模样,仿佛就是饿死鬼投胎。

巴卡甚至对着秋姨,竖起大拇指,用他那半生不熟的中文道:“好吃,好吃。”接着就对身边的尼洛用英文快速的说了一连串的话,尼洛也一副深表同意,不停的点头。

“文秀,他们在说些什么?不会是我煮的有什么问题,他们不喜欢吧?”秋雨这种文化程度不高,又是从内地过来的新移民,根本就听不明白尼洛和巴卡之间快速的美式英语。

刚才在空闲时,冯奕枫就问过文秀有关秋姨的事。秋姨原名马秋,是广东湛江人,在大陆那个大动乱时期,因为成份不好,被判为黑五类人员,生活十分艰苦。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几位同乡一起偷渡来到香港。在香港这是多年时间里面,因为没有身份证,加上本身文化不高,所以在香港的生活也很艰难,先后做过清洁、酒楼侍应、捡过垃圾和作过小贩。为了躲避警察的盘查,只能住在天桥底和一些荒废的木屋里。

还好她的运气不错,因为英女皇寿辰,香港特赦,不少偷渡到香港,还没有身份证的人都得到了登记成为香港居民,秋姨就是这其中一位幸运儿。在拿到身份证后,她工作的选择就多了不少。她的几个同乡就介绍她到一些工业区做女工,但被工头克扣工资,还老找她的麻烦,就因为她是大陆过来的,在一气之下,辞工不干,还跑到长洲来散心。在这里,她看到虾膏厂的招工启事,在来应聘之后,看到老板和老板娘都是那种和蔼可亲,没有市区那些老板那样歧视大陆人,就安心的在这里安定下来。

几位同乡都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去长洲那种穷乡僻壤找工作,劝她还是回到市区来,早点赚够钱,把她在湛江的老公和儿女接到香港来,还再次为她在九龙的一家酒楼找到了新工作,不但包食住,人工和长洲这里差不多。不过她不是那种得陇望蜀,贪得无厌的人,按照她说的就是找一份好工作,不如找一位好老板,在虾膏厂就一干四年多时间。不但学会了怎么制作虾膏,还承担了虾膏厂所有人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