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一边轻叹,还一边微微摇了摇头,“老喽。……”

“太爷爷,您才不老呢。”果冻在边上,这个时候很是认真的插了一句,“您每天早上都在打太极拳,连我都跟不上您的动作呢。”

“呵呵,小丫头,就你会说好听的。”老太爷拍了拍果冻的手,转而看到贾似道有些好奇的目光,老太爷倒也爽快,很是大方地说了一下当年的事情。原来所谓的小张,就是洪老太太的丈夫,也是老太爷的一个记名弟子。

只是,老太爷是比较喜欢收藏瓷器一类的东西,但是小张,却是喜欢红木家具一类。

说起来,老太爷和小张的关系倒是有些亦师亦友了。那个时候,小张还在北面做些生意,家里的家境什么的也都还不错,只是家里没什么长辈,和洪老太太正是新婚燕尔。因为洪老太太的家境同样不错,家族里的人也颇有些势力,婚嫁的时候,就在北方办的,搞得比较热闹。一些亲戚朋友什么的,也都送了不少的好东西。尤其是像老太爷这样的收藏爱好者,出手自然不会太过简单了。老人家到现在都还记得自己送的是清朝的粉彩的这么一口小碗,送给新婚的两人,倒也别有一番意蕴。即便不是落了款识的官窑,却也是件难得的精品。

只是后来因为小张的回乡,以及遇上了国内的文化大革命,这么一耽搁,老太爷倒是失去了小张的音信。唯一有印象的,就是送给小张的粉彩小碗,以及这套清宫五件了。毕竟,小张家里的瓷器可不多。而家具什么的,即便是老太爷现在看到了,也可能不怎么回想得起来了。

难怪老太爷在见到果冻给出地清宫五件地照片地时候。会表现出一些激动。

本来。在临别地那会儿。张老先生倒是乐意把瓷器什么地送给老太爷呢。因为老太爷经常去他家里头。对于这套东西上过手。鉴定过。是套好东西。印象很是深刻。只是这清宫五件这样地东西。以及其用途。如果是送人地话。实在是不太好意思出手。更何况。在张老先生地家里。那个时候倒也没把它当成古董来收藏着。甚至就摆放在家里。还在使用。

于是乎。这么一套东西。就被张老先生给带回到了临海。并且。在前一阵子。最终以低廉地价格。落入到了贾似道地手里。贾似道倒也觉得自己算是挺幸运地了。老太爷听着贾似道地诉说之后。也不在意。古玩这一行。这样地捡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尤其还是洪老太太亲自拿到古玩街去卖地。即便不是被贾似道捡漏了去。恐怕。也会被别地人收走。

那样地话。老太爷还不知道能不能再次有这个机缘。再看到这套清宫五件呢。这么一来。老太爷倒是有些乐呵呵地称赞起贾似道地魄力了。尤其是听闻贾似道地说法之后。知道贾似道还仅仅是个收藏界地新人。

一个新人。能在古玩街就随意地出手个几千块钱地。也算是比较少见了。

这年头。作旧地东西。实在是太多。几乎到了在古玩市场淘东西地话。十有**都是新仿地地步。即便是老太爷自己去古玩市场逛逛地时候。也大多都是看上几眼。感受一下那种淘宝地乐趣而已。真正值得出手地。实在是不多。

倒是果冻在边上听到贾似道仅仅是花了三千元不到就收上手这套瓷器,再次看向贾似道的目光,顿时变得有些愤愤起来。

要知道,在最初的时候,她还开价三千块,被贾似道好好的取笑了一番呢。

贾似道不禁脸色一红,目光有些闪躲。还在看到了边上自己

的皮包,一拍自己的脑门,怎么就把正事给忘记了呢

向老爷子告了个歉,贾似道先是从皮包里小心地拿出了那块看上去像是砖头的青花瓷器。先前听老太爷说到洪老太太家的家境的时候,贾似道就琢磨着,没准自己后来去的一趟洪老太太家收上来的两件东西,又一次捡到大漏了。

别看古玩街的小贩们,嘴里经常说着什么在某某农村里,搞到一件哪个朝代的珍品,还是祖传的云云,其实,那都是一般的说辞而已。真正值钱的古董,大多数都藏在一些家境富裕的人家里。

底蕴这东西,并不是说祖传下来一件两件东西,就能够改变得过来的。

无非是说从农村里搞来的破破烂烂的东西,更有噱头一些,更有吸引力而已。就好比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展品,又有多少是破破烂烂残缺不齐的呢?古董古董,并不一定就是很旧、很残,看上去很有些年头的那种。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些文房中的摆设器件,像精美的笔洗、笔筒什么的,几百年来,即便是到了现代,看上去依旧是熠熠生辉,就跟新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