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1/4页)

说着,阿三还有意无意的看了眼小倩,这才说道,“你们要是认真听的话,肯定可以感觉得出来。小贾所说的这个办法,是说的以前。‘以前’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在现在这个年头,继续用这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呃,不是吧?”阿三的这话一出来,这会儿,就是连赵云也是有些忍不住了。

贾似道仔细的看过这件梅瓶,初一看,这还的确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的“开门到代”的“元青花梅瓶”,上面还有着铃状形态的盖,在盖钮上,饰有莲瓣纹,盖面为勾云,也就是形态和如意的云头差不多,至于梅瓶的壁上,则是折枝的樱桃,器的肩部饰有如意的云带,其间还点缀各种各样的花卉,在腹部部分,主要的纹饰为竹子、碧桃,下部饰有环绕瓶子一周的缠枝灵芝纹。各种纹饰之间,以几道弘纹为界线。而且,瓷器的表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开片纹。

如果要称呼起来的话,这应该是一件元青花桃竹纹梅瓶!

贾似道猜测着,以赵云的眼力,或者说是,在赵云当初出钱收下这件东西的时候,虽不至于完全的就是凭借着这件瓷器表面的“开片”来判断的,但是,这也肯定算得上是其中的理由之一。

此外,在梅瓶这种瓷器器型的形成上,最初是在北宋时期烧制的,因为瓶子的口部小得仅仅能容纳插口梅枝而得名。

眼前的这件梅瓶,从外表来看,小口、短颈、丰肩,上细下粗,器形比较的雄伟,颇为符合元代梅瓶的特征,尤其是在整体的形态上,并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地方。而且,当阿三把手中的梅瓶给放置到地面上的时候,贾似道也拿上手感觉过,却是发现这梅瓶的表面的开片,还算是比较的自然的。

所以,在贾似道想来,赵云对此件梅瓶,应该是属于比较的喜欢类型,心中很是期待它能是真的东西,这种心态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贾似道却是摇头,叹了口气。

在收藏上,有时候自己心中的期待,并不一定就能转化成为现实吧。更何况,如果这个梅瓶是真的,那么,赵云在这次的交易中,无疑算得上是捡漏了。只是,捡漏这种事情,说起来是挺畅快的,可是,事实上却也并不太容易。尤其是,一个刚入行不久的新手,想要检漏的话,还真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第345章 新和旧

就说贾似道自己吧,以他现在在瓷器一行的眼力而言,若是想要检漏的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最开始的时候,贾似道之所以能够从洪老太太那边“捡漏”过来一套清宫五件,也纯属于运气使然。

若不然的话,不要说是清宫五件了,就是其他的民窑的普通瓷器,贾似道也很难有机会以廉价的价格收上手!

……

那边阿三刚说了,现在这年头,不能纯粹的以“开片”来鉴定瓷器的真伪;这厢边贾似道就开始对着梅瓶叹了一口气。即便是赵云对这件瓷器抱以再高的期望,一时间,心中也是百般滋味了。

“小赵,这么和你说吧。”阿三考虑了一下措辞,才说道,“对于瓷器的‘开片’工艺,现在的江西那边,也就是在瓷都景德镇上,有很多高明的仿家,都已经能够在高仿瓷上,做出非常到位的‘开片纹’来。如果我们在鉴定古瓷器的时候,还依然地沿用书本上的一些老经验,那定然是要‘打眼’的。就比如说是这件瓷器吧,我在初一看到的时候,也会认为,这些‘开片’显得比较的自然。这可能和这客厅里的灯光,也有一定的关系。”

说到这里,阿三还指了指,众人刚一进门,赵云就随手打开的节能灯。

“另外的,或许你在看这件瓷器的时候,可能也发现了,在这些‘开片’上,除去显得比较自然的因素之外,还略微的带上了几分黑色的物质,看着有点像是油污之类的,所以,在客观的感觉上,整件瓷器就会显得比较的有陈旧感,也是你认为的东西可能是大开门的,对不对?”阿三一边说,一边询问着赵云。

赵云自然是点了点头。当初他在看到这件梅瓶的时候,还真的是有阿三所说的这般想法,不由得就问出口道:“这个,难道也是不对的吗?”

“就是啊,这个瓷器看着陈旧,难道也不对的吗?”边上的小倩,也好奇的问了一句,“古董古董,不就是古旧的东西嘛。”

“呵呵,小倩说的话,自然是对的了。但是,那也仅仅是从一般的角度来说的。”阿三说着,还扫视了一下客厅中的茶几,指了指茶几上的另外一个梅瓶,说道,“就说这件东西吧。我一眼看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