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 (第1/4页)

那话语中潜在的意思,如此这般的明成化斗彩卷叶纹瓶子,若是还有相同的,又是出现在同个地方,不用想也知道,有绝大可能是做旧的了。龚老板闻言,也是讪讪的一笑,似乎是感觉到自己的话语有些过了。

“不过,小贾你还真的可以放心,这件东西在品相上,我没有办法保证。但是在年代上,那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龚老板似乎是为了捞回一点颜面,解释着说道,“刚才阿三也问了,我这件东西是怎么来的……”

“这方面,我倒是可以说一说。”王叔这个时候,看到贾似道和龚老板之间的交易,似乎即将谈妥,两人又说到了这件斗彩瓷器的来历问题,便插口着说道,“小贾,你也知道,我跟老龚年轻的时候就相识,那会儿出去收古玩瓷器之类的次数多了,就遇到了过这件瓷器。”

“哦,该不是真的被我说中了,是在古玩地摊上收的吧?”阿三玩味着说道。

“那倒不是。”王叔解释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一户人家里收上来的。听那人家的解释,说是祖传的。不过,这所谓的祖传,其实也没多少辈的时间。”

“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特别的故事?”阿三一听王叔的架势,似乎是要开讲了,心下就是下意识的一跳。在古玩街这边,但凡是个混迹了一些时日的,就没有谁是不会说故事的。

而且,每个人说出来的故事还都挺感人的。就是阿三自个儿,也接在短时间内,一边说着前半段故事,一边继续的编出下半段的故事呢。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让阿三一个人说个三天三夜也不成问题。

不过,这会儿是龚老板的“慈云斋”出售东西,反而是王叔开始讲故事,倒是比较的新鲜。

“你小子爱信不信。”王叔却是嗔怪了阿三一眼,说道,“说起这件斗彩卷叶纹瓶的来历,在传到那户人家之前,其实,还经历了不少的事件。时间也要追溯到1926年的那会儿,在当时的琉璃厂那一带,有个叫冯海涛的古董商,他花一千大洋收下了这件明成化斗彩卷叶纹的花瓶。因为年代比较早,那会儿国人收藏的价格并不是很高,他就琢磨着,这东西要是卖给外国人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就带着这只瓶子,到了当时号称是‘冒险家乐园’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他四处寻找门路联系买家,最后托人找到了法国大使馆的领事亨利先生。只不过,冯海涛的运气不是很好,交易那一天,他一个激动,失手将这瓶子掉到了地毯上,结果就留下了这个环形的冲口。亨利一看这瓶子上出现的这个环形冲口,非常的碍眼,当场就表示不要了,冯海涛只能是遗憾的告别了上海。不过,在回去之前,他还是以一块大洋的价格,把手中的残损了的这件斗彩卷叶纹花瓶,贱卖给了一个做古董生意的小贩。”

“然后,这个小贩感觉到这件东西比较的难以出手,就把它给留了下来,传给后代?”阿三接着问道。

“你觉得呢?”王叔很是无语的看了眼阿三,似乎阿三到了这会儿也没有相信他刚才所说的故事是真实的啊。

“我感觉,要我是那个做古董生意的小贩的话,还真就把它给传了下去了。”阿三煞有其事的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应该会找个修补瓷器的高手,把这件东西修补一下吧。”

“呵呵,那是你阿三,而不是古董小贩。”龚老板笑呵呵的说道,“人家当时可是转手就把这件瓷器给卖了。随后又辗转反辙了几回,终于到了那个住户的祖辈的手里,这件瓷器才免去了再度流转的命运,直到九年前,我和小王一起去到那户人家里,把这件瓷器给收了过来。”

“那还不是跟没有说一样。”阿三有些无奈着摇了摇头,这样的故事,压根儿就没有点儿证据。

所谓的古董商人嘴里的故事,就跟野史一样。你要是相信,那就是真的。你要是不信的话,那就是假的。如果这件明成化斗彩的卷叶纹瓶子,真有这么一段经历的话。只要当时的法国领事亨利,留点资料,比如日记啊之类的下来,估计这会儿这件东西的价值,可就不是几万块钱的玩意儿了。

说不得,龚老板自个儿就收藏了呢。

“小贾,这件东西的来历,你也算是清楚了。具体的真伪,还是需要你自己来判断的。”龚老板说道,“从你看这件瓷器的手法来看,小贾你说的自己是个新手,可有点儿不太老实哦。”

“我那可是跟阿三学的。”贾似道解释了一句,“不过,我还是要谢谢王叔说的这么一个曲折的故事。至少,它让我多了许多的遐想,不是吗?……对了,龚老板,八万块钱的价格,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