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 (第1/4页)

她也有几个说得来的好朋友,这段时间,她一个好姐妹要嫁人,余小花就过去帮忙,这天和那位小李丽的好姐妹选好布料,裁了衣服,余小花才要回去,出门就碰上一个人。

李丽家在村西那一片,家里旁边一片小树林,很是幽静。

而余小花从李丽家出来,就听到小树林里传来一阵悠扬的曲声。

她顺着声音看过去,就看到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仔细辩认,余小花才认出那是村子里的知青,那个知青正拿着一个口琴吹曲子呢。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是渣奶(月票350加更)

赵建刚是特地等在这里的。

他来平安村也有六年多的光景了。

他是第一批来平安村的知青,原来,赵建刚还想着在平安村呆几年,就找个门路回城。

可是,他没想到的时候一呆就是六年多,其间他只回家探过一次亲,之后就一直在土里刨食,到如今,都快和真正的农民差不多了。

和他一批下乡的几个知青差不多都结婚了。

王春燕和一起来的男知青孙明结了婚,许文书嫁给了村子里的一个男人,还有一个男知青钱放则娶了平安村的一个村姑。

如今就剩下他和另外一个男知青没有结婚。

赵建刚岁数不小了,自然也有成家的打算。

他原打着主意回城之后再娶媳妇,可现在瞧着,恐怕是没希望回去了。

那么,他就要在平安村找老婆的。

他满村子里数来数去的,最后瞧中了余家的余小花。

这姑娘长的俊,而且还是高中生,算是顶顶有文化的了,娶了她两个人很有共同语言。

再就是余家的条件好啊,余家在平安村算得上有钱的人家了,余小花四个哥哥都挺能干,尤其是余家老太太精明能持家,这些年攒下不少的家底。

赵建刚打着主意,如果他和余小花真成了,他就可以少辛苦不少。

基于以上这些理由,赵建刚一直都在关注着余小花。

只是余小花一直在读高中,赵建刚根本没有机会接近余小花。

后头好容易等到余小花毕业了,可一直躲在家里不出来,赵建刚也见不着面。

好容易打听到余小花这几天常来李丽家玩,赵建刚就瞅准了机会,在小树林里吹曲子,妄图吸引余小花。

余小花站在那里听了片刻曲子,然后一步步朝赵建刚走去。

赵建刚这个紧张啊,手心里都是汗,心也扑通扑通的狂跳。

余小花站在赵建刚跟前,对着他笑了笑。

赵建刚被这笑容闪了眼,更加的紧张起来。

“你刚才吹的曲子错了五处。”余小花张口就来:“也是,这么多年在乡下,恐怕技艺已经生疏了吧,往后多练习吧。”

说完,余小花转身就走。

赵建刚本来火烫的心似被泼了冰水一般,立刻拔凉拔凉的。

可是,他根本舍不得这样好的机会,于是收起口琴来,追着余小花过去:“余……同志,你也懂音乐啊。”

余小花瞅他一眼,漫不经心道:“你吹的曲子我们在学校也常唱,听的多了,自然就听得出来。”

赵建刚干笑两声:“我还以为你也懂呢,还想向你讨教一二。”

余小花摆手:“讨教就不必了,我是没这个音乐细胞的,毕竟学这个不能吃不能喝的,浪费时间。”

赵建刚笑的更加尴尬了。

他精心准备的浪漫的邂逅竟然成了浪费时间,这个余小花太不解风情了吧。

“我看你不常出门,你在家都做什么啊?”赵建刚转换了话题。

“学习啊。”余小花挺不解的:“咋的,你们不学习啊,伟大领袖都说了,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我高中毕业了,可学习不能扔下,我们要坚持学习,将来好为祖国做贡献……”

余小花一篇长篇大论,说的赵建刚额上的冷汗直冒。

余小花说的过瘾了,又瞅了赵建刚几眼:“吹曲子倒是不错,可是革命工作要放在前头,不要耽误了革命工作。”

赵建刚愣神,然后下意识的点头。

余小花挺了挺胸膛,脊梁挺的笔直,十分有气势和派头的道:“赵同志能够虚心接受我的意见,真的很不错,想必,你也能够把革命工作做好,赵同志,要努力,加油。”

余小花一副我很看好你的样子,让赵建刚憋屈的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