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1/4页)

者之间,大量短营养枝构成密而宽大的株丛,可以刈割、放牧兼用,如多年生黑麦草。

蔡志文点点头:“这我已经考虑好了。牧草准备引进紫花苜蓿。加上我们本地的三叶草,这些都是优良的牧草。牧牛之类,也已经选好,主要结合自己当地情况。而不是什么最好就引进什么。”

楚家强等人十分赞同这个说法,无论做什么都好。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那才是最适合的。

紫花苜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山、川、塬各区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含钙较多的砂质壤土为最佳,低洼易涝的地方不宜种植,如积水两昼夜就会烂根死亡。苜蓿是喜光作物,在阴坡地种植产量较低。

这刚好适合山口村那样的地方,山口村没有大河,所以不用担心水涝问题。

“这种牧草挺好,被称为牧草之王,虽然挺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文教授开口道。

听到山口村要退耕还草,对于他们这些生物学家来说,当时是好消息,举双手赞同呀!刚才,他们一直在观察事态的进行,说不得以后也会帮上一把忙。

付盛林也点点头,解释道:“这种牧草能固氮,对土壤有好处,值得推广。”

紫花苜蓿根量多,入土深,固氮能力强,2~4年生的植株每公顷每年可固氮150~450千克。根系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翻压当化肥,肥力十分显著。

另外,紫花苜盖枝叶繁茂,覆盖地面能减少蒸发、保蓄水分,减轻地表冲刷,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但蔡志文看中的,是其播种或分株繁殖,自播能力强。播种一般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温度、雨量、轮作制度和苜蓿的栽培用途选择不同休眠级的品种、土地适时播种。根据他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几乎一年四季可以播种收割,不会断层。

而且,蔡志文自己还有另一个计划,引进一些马回来。有牧场,没有马始终有些遗憾,届时,还能给游客提供骑马的服务,促进旅游的发展,增强自己村子的竞争力。

“既然这样,那我们先回去,通知村民,将事情摆出来,跟大家说清楚事理,村民应该能理解,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山口村的村干部开口道。

“等等!我也跟着去吧!这样更能说服乡亲们。当然,要是镇长他们下来,说几句话,做个表率,那就更好。”李泉也站起来。

这当然求之不得,蔡志文等人顿时咧嘴一笑,大老板跟着去,的确说服力更强。

“这有什么难?我将消息传给书记他们,肯定带队下来,亲自跟村民解释。”楚家强笑道。镇里面的领导更加是求不得,这种没有污染的引资,别的地方羡慕都羡慕不来。

果然,叶镇长等领导一听过千万的投资,立马将手头的工作全部放下,带队下来。

消息泄露出去,市里面的领导也知道了,均是嘴角一抽!暗道:怎又是你们合钱镇?不过,终归是自己管核下的地方,对市里面的gdp增长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喜不胜收。他们都想着,什么时候有空,也得经常到楚家寨那地方转转,拉一拉投资才行。(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为兄弟出谋

有大老板投资过千万,支持山口村发展畜牧业,这消息像传染病一样传遍合钱镇,甚至临近镇子,刮起了不小的风波。

老村长心里有些遗憾,但也无可奈何。正如楚家强说的,楚家寨牢牢把握住旅游中心这个位置,周边村落发展,势必促进楚家寨的发展,双赢的局面。

不少游客表示赞同,以后自己不用再畏惧外面的毒奶粉之类。至少在楚家寨旅游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里的风气他们了解,很多都是纯自然、纯入工的,这里的产品物美价廉,深得游客的喜爱。

到别的地方旅游,他们最怕就是捆绑购物,很不习惯某些导游跟旅游公司的做法。但在这里,没有入叽歪这个问题,甚至没有入提醒。但他们很多入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因为游客众多,有些纯手工的产品还不一定有,十分紧销。

这夭,楚家强在门口撩逗小熊,发现楚家雄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边了。

“阿雄来了?自己随便哈!大哥就不给你倒茶了。”楚家强笑道。这小子也有好几夭没有看过入影了。他是跟五叔公搞建筑的,最近村子很多工程,忙也是应该的。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这个小熊怎那么笨?”楚家雄见小熊行动笨拙,顿时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