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 (第1/4页)

林恩表情平静地坐在斯图普弗左边,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若只是通过常规政治道路来获取政权,复兴党需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而失去黑暗庇护的帝国势力最缺乏的就是时间。随着天气转暖,北欧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温润的时节,防御一方的海空防御和陆上jiāo战优势都将逐步减弱,元首的近卫军团即便能够熬过这艰难的几个月,损失也肯定不小,而且盟国的海上封锁对自由帝国的工业运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军火、补给以及科研等方面的迟滞将进一步削弱它的生存能力。所以,摆在自己面前的道路无非两条:竭尽全力策应北欧帝国坚守,或放弃北欧帝国走自己的政治之路。

不明内情或是缺乏决心之人很容易选择后一条道路,但林恩从1945年的东线战场一步步走到今天,若要放弃,希望、信念、荣誉连同自我都将一并放弃。

一阵沉默之后,复兴党最高委员会委员、国会议员尼尔瑟。胡伯特说话了:“基尔游行让我们蹲了监狱,也让我们获得了选举的胜利,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难以琢磨,谁知道我们目前的困境在不久之后便会转化成另一场更大的胜利呢?”

话语的说服力不仅在于逻辑思路,语气有时也很关键。作为最高委员会年龄最轻的委员,胡伯特选择了低调谦和的语调,结果“曲高和寡”,斯图普弗依然耷拉着眼皮,劳奇等最高委员也没有明显的反应。碍于林恩的特殊身份和此前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人们并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他和他的策略,但眼神、表情以及语态中的埋怨之意已是非常明显。

林恩独自冥思:第7编遣战队的猎杀战术并非长久之策,而且为了百分百的保守秘密,至今已有两名队员在行动中因为撤退失败而选择自我了结。可拉弓没有回头箭,送往北欧的志愿者不可能悉数召回,就算以牺牲替罪羊的方式来撇清关系,向政敌退让妥协只会一再失掉己方的底气,最终走向没落和衰亡。既然和平演变的路线愈发艰难,万一遭到政fu强制解散,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如何?

这个设想林恩在过去几天已经翻来覆去考虑多遍,将民众的情绪煽动起来不难,难的是如何改变德国防卫军的立场。只要他们继续支持政fu,即便只动用一小部分军力,也能够迅速镇压复兴党举全体之力发动的所谓革命,而仅以帝国在德国本土的军事力量,强行改变军队路线是不现实的,普天之下似乎只有元首一人具备扭转乾坤的能量,但元首活着的事实一经公布,对当前时局以及各方心态的影响是谁都无法估计的,其威力也许比十枚原子弹加起来还要狂烈。盟国内部也许会出现齐心一致、众志成城的局面,前线将士的军心士气也重获提升,宣布支持自由帝国的苏联政fu也许会因历史和道德压力改变立场,但与此同时,德国可能爆发内luàn,军队失控导致东欧战线出现致命漏dòng,苏军趁势打破战场僵局进而一句打垮盟军、以一场巨大的胜利结束欧洲战事——正因如此,哪一方都不敢冒险打开这个盒子。

问题的症结摆在桌上,人们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林恩闭眼冥思,不多会儿,他听到有人推开mén进来,脚步声轻盈而急促,这人很快来到斯图普弗身旁低声耳语,话里隐约有“总统”、“法令”、“解散”的字眼。莫非……

睁眼时,斯图普弗已经转向自己。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政坛动向,复兴党领袖专mén拨款用于政治情报活动,刚刚的报告就是这种投入的成效。

此刻,林恩仿佛回到了基尔的搭台上,突然面临预料中的最坏情况,不得不在最短时间内决定应对办法。

斯图普弗叹了口气,转头朝向众人:“诸位,刚刚得到消息,总统决定动用特别法令,解散内阁和国会,一个月后重新进行选举,在此期间由军队负责维持国家秩序。”

这句话如同抛入水中的石块,瞬时dàng开圈圈涟漪,在场的复兴党要员不仅大感意外,更为悲观的情绪所笼罩。以目前的形势再次进行选举,他们还能获得8的支持率么?或者等不到再次选举就将面临悲惨结局?

“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斯图普弗加重语气补充说。

局势确实很不妙,林恩心想,总统解散内阁和国会必然是对“调查僵局”的强硬决断。这样一来,至少在重新选举的一个月时间里,复兴党将失去联合执政党的身份特权,而军队的介入对调查委员会行使职能是一种强力的保护和帮助,合法的程序甚至剥夺了复兴党遭遇不公对待而起来闹革命的借口……

突然恶化的境况让林恩想起了一句话,“人要当一辈子懦夫,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