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 (第1/4页)

部队的指引信号对帝**队实施战术轰炸,他们投掷的数百吨高爆炸弹和燃烧弹精度虽然差强人意,对苏军攻势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并诱使数量有限的帝国航空兵进行夜间拦截,增加了帝国飞行员、地勤人员以及作战飞机的疲劳度。天明之时,帝**队千疮百孔的赛沃塔尔防线再也无法支撑,幸存人员不得不冒着苏军战机的地空袭击向后撤退,而守卫布赫霍尔茨的帝**队并没有因为赛沃塔尔的失守而陷入孤立,帝**队和汉堡、不莱梅地区的起义者连夜在布克斯特胡德和托施泰特两地构筑防御工事,三点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以布赫霍尔茨突前的弧形防线,后续登岸的帝**队也分别在托施泰特西北、不莱梅西南遏制了苏军的迂回攻击。

帝**队的陆上战事之所以能在最初十几个小时稳固推进,一刻不停的海运是绝对的关键,为了阻止以轻巡洋舰“奇卡洛夫”号为首的苏联舰队干扰己方海运,帝**队以仅有的四艘老式美制驱逐舰连同鱼雷艇、潜艇拼死阻击,夜战中,帝**队先后折损驱逐舰三艘、轻型战斗舰艇七艘,而苏军方面仅付出了旗舰轻伤、一艘驱逐舰和一艘炮舰沉没的代价。这样一来,帝国方面就只能以航空兵和潜艇部队阻止苏联舰队进一步突入作战区域,而在战区附近观徘徊观战的美英舰队将不会轻易卷入战端。

………【第31章 齐心一战】………

在古老的殖民时期,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曾是整个北美大陆最繁忙的港口。岁月交替、时光轮回,随着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的兴盛,“美国雅典”的经济贸易地位江河日下。进入20世纪之后,三四十万人口仅属中等规模的海滨城市。然而,那场影响深远的核爆炸不仅改变了纽约和数百万纽约人的命运,也连带改变了这个国家许许多多城市的命运。阳光无法驱散的核辐射使得20世纪上半叶繁华无比的国际都市沦为一处死地,方圆几十公里的居民纷纷迁离,不近不远的波士顿悄然承接了它相当一部分贸易职能,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使得陈旧的港口重新焕发了活力,许多城区都出现了新的面貌。不过,各种各样的谣传使得许多居住在东海岸的美国人向内陆或西海岸迁移,这也使得波士顿失去了城市扩张、人口暴增进而产生质变的机会。

谨慎的人们往往选择远离危险,而甘冒风险留下来生活的人有的是因为眷恋故土,有的则是看重现实利益。随时局跌宕起伏的市场就如同气候难测的大海,有些老牌企业因为转舵时选错了方向而衰败,有些新兴的冒险家得益于敏锐的眼光或上天赋予的运气而成功发现新大陆。在波士顿,若以发迹速度论英雄,伊戈尔财团只算是后起之秀的杰出代表,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大财阀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要论地方影响力乃至与美国高层的关系,那么这个财团的能量就要令人刮目相看了——不仅地方官员和议员同它往来频繁,就连华盛顿的要员们也多闻其名,这种情况在最近一年显得尤为突出。

表现出彩的企业往往有能力非凡的领导者,伊戈尔财团确实拥有一位英明睿智的执行官,年轻的副总裁布鲁尔。奈森。关于这个欧洲人的来历,坊间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某个欧洲国家的王室贵族,因逃离战火而来到美洲,也有人揣测他是曾经为第三帝国效力的企业家,因为害怕苏联人主责而置身逃亡到美国,而在美国官方的移民登记资料中,这个之前拥有瑞士和西班牙双重国籍的年轻人履历干净得就像是优秀青年的范本。有那么一段时间,在波士顿与华盛顿之间往返对他而言已成家常便饭。

以国际贸易为主业的伊戈尔财团兼营地产、造船、纺织、化工、机械等多种产业,规模相当可观,但这个财团并非从一开始就拥有雄厚的资金。一些消息灵通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它的传闻,走私军火、贩卖古董、贿赂官员,斑斑劣迹使得正派的商人都不愿与之为伍,然而现钞的魅力有时是传统道德无法抵挡的。利用东西方阵营之间持续三年的大战,伊戈尔财团在军事贸易方面大发其财,并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扩张和兼并,而布鲁尔。奈森的个人资产也同样坐上了火箭。他接连在多处地段买下房产,豪华公寓、海滨别墅以及闹市区的临街门店,粗略算下来竟有好几十套之多,以至于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被戏称为“贪婪的兔子”。

“贪婪的兔子”在交际方面一点都不贪婪吝啬,波士顿政界的大多数人都收到过他价值不菲的馈赠,而这个人连同他背后的势力究竟有多大的野心,只能看到表面现象的美国民众也许永远也不会知晓——“伊戈尔”在英语里是雄鹰之意,美利坚便以鹰作为国家象征,但崇尚雄鹰之心的可不止美国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