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 (第1/4页)

波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面色沉静,若有所思。

阿布希耶夫心中一惊,悄悄瞅了一眼对方的表情,看对方不像是在作戏,思索了一下才反问道:“赛波大人,您觉得呢?”

“我反复考虑过这个问题,一直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但最近却有一些的新的看法。”赛波并未推托,慢慢的道:“我的看法是很难,我们西域要想在这乱世中维护自己的独立性恐怕很难。”

“何以见得?”

“阿布希耶夫大人,您想一想,我们西域诸国总共人口不过三百来万而分属五国,你们楼兰和贝加最大人口也不过八十万,我们五族民族的共同性不必多说,但一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若是要想从这五国中产生一个能够一统或者说领袖整个西域的国家,我不敢说不可能,但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不大可能。先不说其他,首先罗卑人就不会容忍我们西域诸国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这种可能尚在萌芽状态就会被扼杀,南面的吕宋也一样不会乐意看到我们的统一,这是其一。”

“我仔细比较过我们西域诸国与唐河帝国甚至西大陆诸国乃至腾格里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统治管理模式,发现我们西域诸国的政权架构天生就存在缺陷,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方式,缺乏强力的专制政权,除了国都城内的通知尚能称得上是勉强到位,而国都以外的地方多半流于表面,其实更多的属于族内的那些贵族们。这种缺乏统一的政权相比起统一专制的唐河人来说相差太远,远不是一个级数,这是其二。”

“我们西域诸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基础相比于唐河帝国来说都相差太远,纵然是与西北相比也一样差之甚多,而经济文化的制度模式对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实力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其三。以北吕宋为例,不过落入李无锋手中几年光景,现在发展的速度已经是骇人听闻了。我曾经化妆前往双堆考察,原本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边陲小镇,眼下已经发展成了丝毫不亚于咱们西域诸国国都的繁华城市,其展示出来生机勃勃的那一面是我在我们西域诸国中任何一个地方未曾见到的。”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理由,我不认为我们能够取得令我们满意的结果,即使是没有李无锋在西北的崛起。”赛波总于阐述完了自己的看法。

一直在仔细倾听对方论述的阿布希耶夫此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其实在这之前,李无锋也曾专门与他深谈过一次,在谈话结束时对方最后忠告自己:“西域诸国分治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经不是讨论应不应当分治或者统一行政权力的时候了,如果阿布希耶夫大人您还希望你们楼兰国的子民们能够过上更美好的日子,我希望您能在新的政权开始运行时发挥您应有的作用,去为你们楼兰百姓争取更多的利益,当然这是在合理合法不超出原则的情况下。”

而出自同样属于西域诸国与自己身份相若的赛波的话再次深深触动了他,时代变了,不要再沉迷于往日的荣光,要学会适应势道的变迁,两者的话都毫无遮掩的表达了同一个道理。

“那您的意思是我们西域再无强盛之时,只能永远屈服于西北人的淫威之下?”阿布希耶夫忿忿不平的反问道。

“不,我不这样认为,先进的东西的我们应该学习,就如唐河人的在经济文化方面远远领先我们,我们就应该学习他们,讳疾忌医是不能让一个民族强盛的,虽然这种让我们学习的方式有些让人难堪。但眼下李无锋统领下的西北已经成为了先进的代表,作为落后的一方,我们此时此刻必须服从他们学习他们森之想办法超越他们,通过学习让我们自身的水平得到提高,使我们的力量得到增强,这才是我们民族的出路。至于今后的世界将会怎么发展,我们现在谁也无法预言,我们只能作好现在我们应该作的事。”赛波断然道。

默默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阿布希耶夫突然问道:“我们能够想到的,那李无锋难道想不到?您认为他会这样放心大胆的允许我们的壮大提高自己么?”

“阿布希耶夫大人,您太小看李无锋了,这个问题不是他能否想到,您也许不会相信,这恰恰是他主动告诉我的。他曾与我深谈过,他认为我们西域诸族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件好事,或者说对他并没有什么威胁,当然他也指出,一个民族整体水平的提高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学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懈的努力。他也衷心希望我们西域诸国能够抛弃前嫌,同心合力为整个西域民众的福祉着想。”赛波微笑着解释道。

“这真是李无锋所说?”阿布希耶夫大为惊讶。

“赛波绝无虚言。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