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部分 (第1/4页)

位于迎江寺旁天台里一处样式古旧的大宅中,宅中庭院深深,古松参天,林荫蔽日,转过几处廊台,一处幽静所在跃然入眼。一干守候在这里的士绅们早已是翘首期待,直到在主人陪同下的略胖男子昂然而入,一干人方肃然起立,纷纷迎上前去寒暄不提。

“诸位久等了,常某眼下不过尸位素餐,诸位如此看重实在让常某惭愧啊。”微胖中年男子一身黑衣绸缎,略有些发福的身躯罩在绸衫中倒也看不出什么,远远看去仿佛不过三十许人,倒是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气势,非等闲人所能形容。

“常大人这等言辞那就是把我等视为外人了,我等能有今日全赖大人所赐,今日我等诚心在此迎候,难道常大人还不相信我等诚意?”当先迎上的一人干咳了一声拱手一礼后沉声道:“眼下战火纷飞,我等生意人,乡下又有几亩薄田,战事眼看就要蔓延至我等足下,实在惶惶不可终日,今日便是希望常大人能为我等谋一出路,若有所得,必不敢忘常大人大恩大德。

第四十三节 众叛亲离

看见众人以一副救世主的神色望着自己,发福男子也有些怅然,江南、五湖两地面积相若,江南虽然占有临海之便,但五湖地区水网密集,河湖相连,可以说水陆交通之便利丝毫不亚于江南,加之西连关西,北接帝都,南通马其汗,土地肥沃,可谓帝国核心腹地,但就是这样一片风水宝地,若是论经济实力却是连江南郡一半也不若,财赋收入更是不到对方三成,这样的对比委实让人心痛,究其原因,无他,唯观念不同,一个以工商、运输、对外贸易和金融为根基,一个却是以农桑为本业,这种观念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地情况的巨大差异,仅从江南商人每年到五湖地区大量收购蚕茧、生丝、桐油以及各种土特产就可见一斑,江南商人们将这些东西经过加工精制要么外运,要么返销,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而五湖却充当了最廉价的基本原料生产者。所以当江南财富已经达到了帝国六成左右成为当之无愧的帝国老大时,五湖却还在为追赶东海而苦苦挣扎,每当想到这里常贵都为自己作为一个五湖郡人并且还是五湖郡郡守感到惭愧。

自己自担任这五湖郡郡守以来便着力培养本地区的工商兴业气氛,九江的崛起证明了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到头来被成大猷这个太平余孽捡了一个落地桃子,但常贵还是不得不承认成大猷在九江的政策延续了自己的基本意图,使得九江进一步发展。应该说五湖六府中除了九江外就是首府岳阳了。岳阳的经济发展得意于洞庭湖带来的良好交通运输条件,加之洞庭湖又是帝国内河水军主要基地,所以相比困扰其他府县的水匪祸患在这里就并不明显,这也使得岳阳经济得以良性发展。

但总的来说五湖地区的工商虽然经过自己的大力培植,但这里的商人们仍然未能完全摆脱地主士绅身份的影子,相较于已经成熟的江南和东海商业经济显得还有些稚嫩。但这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司徒彪的入主五湖让自己的一切努力受到重创。为了筹措军费,司徒彪一掌大权之后的第一个措施便是增长关卡提高商税,同时还提高田赋,这几手虽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郡级财政的收入,但却严重的打击了刚刚培育起来的工商行业和市场,商税提高和增设关卡抽取厘金使得商品成本大幅度提高,外运货物成本增加,而输入的商品也被挡在了门外,商人们一片怨声载道。但本来商人势力在五湖地区就并不大,对于这些商人们的呼声,司徒彪也是置若罔闻,只要能够在短时间内有充足的军费和军粮,他现在也是顾不得许多了。

而眼前这帮人便是自己精心培养起来的第一帮吃螃蟹者,虽然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土地所有者的阶层,但他们都已经发现了工商业将会为他们带来更丰厚的回报,否则这些人不会如此眼巴巴的在这里等待着自己为他们指点迷津。

“诸位,请不要用这种目光看着我,我常贵也不是神仙,眼下的这副情形相信大伙儿也都明白。九江那边已经打起来了,相信诸位也都接到了来自郡守府要求诸位捐赠军资的通知吧,我虽然贵为郡守,但这些郡守令却并非由本人签发,只是这种情况下大伙儿还是配合一些的好,否则扣上一个交往太平余蘖的帽子,全家流放财产充公就太不划算了。”推辞一番之后发福老者仍然坐了上位,看见众人都是愁眉苦脸的模样,男子也只能幽幽一叹之后略带感情的劝慰众人。

“大人,这捐助军资我们倒也能够忍受,毕竟这是一锤子买卖,总不可能每天都要让咱们捐助一次吧?可眼下四处都增设了关卡收取厘金,常规商税也一下子增加了两倍,这让咱们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