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部分 (第1/4页)

苏秦信口拈来,对这些新任城守们的情况如数家珍,也是在自己老友面前他才会如此放开,这些情况也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中介用来证明秦王殿下的安排也是别有用心而已。

“哦?那林得智倒是拣了一个便宜,一下子从安顺到了岳阳,背叛了林家,现在月心小姐在秦王殿下面前颇为得宠,不知道这个家伙怎么会变得如此好运?”想了一想,王宗奚顺口问道。

“哼,别小看这个林得智,安顺府能够成为三江郡第一粮仓离不开他的苦心经营,连江川这几年粮食产量都被安顺甩在了后面,何况林得智虽然背叛了林家,却与林月心关系甚好,如果不是林月心在林家被闲置,那林得智未必会投效咱们西疆呢。”苏秦用半带教训的语气告诫对方:“宗奚,不要再问那么多了,我只是想提醒你,江南总督位置太过重要,将来秦王殿下对江南倚重甚多,你不要让秦王殿下失望,尤其是财税方面,更是要迅速恢复起来,就算帝国统一之战结束,恐怕要不了多久战争又会重开,到那时候,江南必然要承担起军费的主要开支来源的重任。”

默默点点头,脸色沉肃的王宗奚自然清楚这一点,帝国久经战乱,而西疆原来控制区大多属于帝国经济不发达地区,而江南作为帝国首富之地,虽然遭遇了一些波折,但基础犹在,理所当然的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这只怕也是秦王殿下之所以将自己安置在总督位置上的主要原因吧,自己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总要尽一切努力报效殿下的器重才是。

第三节 浔阳楼上(1)

梁崇信站在浔阳楼上;一轮红日从江面喷薄而出;红得发光的金轮这一刻并不十分耀眼;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剔透润心感觉;滚滚江水一路西下;腥湿的气息在这一刻闻起来也颇有些润肺透心的舒服味道;梁崇信不知道的什么时候喜欢上浔阳楼晨景的;文人雅士们更喜欢在傍晚登临浔阳楼;小酌几杯;看看江流浩荡千帆竟发的磅礴壮景;品位一下渔舟唱晚蓑翁独钓的凄美意境;为九江赢得了不少声名。

但是梁崇信梁崇信却不大喜欢这种带着落寞萧索的景致;在他看来也许是人生不同境遇造就了各自不同的审美角度;他更喜欢浔阳楼晨景;在浔阳楼上一壶清茶;观赏那红日初放那一瞬间;那一刻梁崇信觉得自己整个身体都充满了亢奋奔腾的冲动和快感。

三楼上只有梁崇信一人独自倚立;脱下戎装的身体依然那么魁梧伟岸;淡淡的阳光洒在楼面上;平添了几分宁静。一阵笃笃笃的脚步声从二楼传了上来;能够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的除了成大猷外也没有其他人了;梁崇信知道这位新同僚从来就是不甘寂寞的;眼见得就要出征东海;他怕是也早就迫不及待想要早一些完成整备出发吧。

“崇信兄果然在这里啊;早就听说崇信兄爱上了这浔阳楼晨景;大猷这才寻路而来;终于被大猷碰上了。”人尚未上楼;清朗的声音已经先到了;正是西疆第八军团军团长成大猷。

成大猷即便是一大早也是一身轻甲。外罩一件青灰色的披风;看上去英姿勃勃。颇有一副杀伐地气息;腰间佩刀亦是随身而动;随着裹裹的脚步声微微摇晃。刀鞘中寒意微露;一股压抑不住地逼人气势扑面而来。

“大猷怕不是来欣赏浔阳楼晨景吧。这么早就起来;莫非真是急不可耐了?不急;不急;该咱们的始终是咱们的;还怕它飞了不成?”梁崇信转过头来笑着打趣对方;一边延手示意对方入座。

“崇信兄说得也是;欲速则不达;我那第八军团地确也需要好生休整和补充一下了。关西预备预新兵刚刚送到补充进各师团;也需要几天来适应一下。几场恶战下来也就见得部队战斗力的高下了。第八军团看来在训练上还是缺之正规化;我正寻摸着找秦王殿下说项一番;看能不能让今年地西北军事学院学员优先向第八军团倾斜;另外我也达算让第八军团多派一些军官去军事学院进修。这不打仗不知道;一打硬仗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原本我也以为自己手下这帮儿郎们无论是在先前的太平军中堪称翘楚。归顺了帝国也可以在帝国军中稳稳立足;没想到;就金正扬的帝国第六军团;哦;不;现在就第九军团了;也能让咱的军队遭受重创;看来大猷从此不敢小看天下人了。”

成大猷话语中虽然满是感慨;不过仍然能够听出他语气中说不出的自豪;毕竟自己第八军团当初可是以寡敌众;而且同样取得了骄人战绩;虽说损失惨重;但却为西疆军东入五湖赢得了绝佳战机;而就凭这一场恶战也让自己的部队能够昂首挺胸的在强手如林的西疆军中赢得一席之地。

“呵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