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部分 (第1/4页)

谈判已经进行结束,双方的妥协达成了一个都还算差强人意的结果,西印德安一分为二,汉森同盟控制德斯坦、德信两个行省,而克尔曼呼罗、法罕则落入帝国手中,麦纳行省由双方共同控制,在麦纳行省和蓝堡城中,双方的驻军都不得超过三万人以示诚意。

这份谈判协议的生效崔文秀以尚需获得帝国中央批准为名一直没有最后签字,但现在看来时机已经成熟,解决了汉森同盟,现在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即将面对帕沙大军压境的吕宋人了。

崔文秀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西泽和雷波两大行省,伏尔加河流行这里让西泽和雷波两大行省土地的肥沃程度远胜于其他行省,而临近的奥查可夫岬角也是帝国重要的军事要地,规划中的奥查可夫岬角附近的奥查可夫军港也将成为帝国在波罗的海上的第一座军港,海军部的人的办事效率来得可真是快,自己的建议刚刚寄回去不到半个月,他们的人已经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了克尔曼城了,这让崔文秀很是感慨不已。

而现在西泽和雷波两大行省也将成为自己首要考虑的目标,一旦吕宋人被迫减少在南印德安的军事存在,那也就是自己的机会来了。拿起林荫下案桌上的地图,崔文秀细细琢磨起来,伏尔加河在西泽行省蜿蜒爬行,一直深入雷波行省才划过一个弧线最终扎入波罗的海,出海口距离南面梅利公国的港口城市海法港已经不太远,水流在这里冲击出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地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里都是一个诱人无比的绝佳所在,提克人控制时代这里可是提克王族的直辖地,出产远远胜过提克人领地中任何一个地方。

第六十二节 润物无声

崔文秀陷入了沉思之中,眼下连锁反应尚未传递到印德安战局,但相信要不了多久,吕宋人就会忙乎起来,南印德安这片土地上吕宋人还会保持多少兵力,还有待于观察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但是崔文秀相信腓特烈和克鲁夫都不可能再在南印德安保持目前这样多的兵力,能够维持二十万左右的兵力已经是一个极限数字了。

二十万兵力听起来不少,但是要想维持现在并不稳固的南印德安就有些难度了,自己这边和汉森同盟的谈判一旦付诸实施,那可以腾出来的步兵就有二十万左右,加上两个两个游骑兵团,另外还有罗卑人组建得七七八八的四个游骑兵团,兵力已然完全可以打一场全面战争了,更不用说陛下在来信中还有将虎卫军团和第十一军团派往这里的意思,那自己手中能够控制兵力总数都将超过八十万了,几乎要占到帝国拥有总兵力的一半,这对于一个统兵在外的大将来说无疑是一个殊荣,足以证明皇帝陛下对自己的信任程度。

但是崔文秀却不这么想,指挥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派来的军队大多是原来的二线部队,像罗卑人的四个游骑兵团都是在东腾格里郡游牧部落中募集而来,并非完全从原来罗卑人本部游骑兵中调拨而来,大部分都是新手上路,亟待磨练;而虎卫军团的前身是唐河帝国禁卫军团,这支军队虽然还没有蜕变成老爷军、纨绔军,但是战斗力在经历了长时间安逸生活的消磨后原来建军时的那股威名杀气早已荡然无存,除了皇甫天成本部师团兵力还差强人意外,其他几个师团连皇甫天成自己都要承认战斗力尚需提高;十一军团应该说从兵员构成上值得一提,毕竟都是一些能征惯战的老兵组成,但是这也成为其一个负担,要将这支从降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糅合成一个团体,其难度甚至比训练一支新军难度更高,尤其是对中高级军官的要求更是考究。一个难以服众的军官团体时永远无法将这支军队锻炼成为真正雄师的,新上任的木力格可能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

这种情况下崔文秀甚至有些怀疑皇帝陛下如此安排是不是有意要将这些军队推上印德安战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练兵,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帝国财政地压力,这八十万大军一年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任凭它印德安王国再是富庶,真要让它承担起这份开销。恐怕也得好生筹划一番,而印德安王国各部现在都还没有名正言顺的归附帝国,要想他们心甘情愿的为帝国大军支付这样巨大一笔开支。还得花些工夫才行。

印德安红茶的味道崔文秀并不十分喜欢,但是其浓郁的味道却能够让人长时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时间里崔文秀更喜欢品用这种味重地红茶。而闲暇时间还是帝国的名品绿茶更适合一些。

吕宋人的危机即将到来,并不仅仅只是在印德安战场上,东吕宋问题估计腓特烈应该是有所打算,但是他大概没有想到帕沙人会如此迅速地和半岛同盟和解,这样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