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兵荒马乱间,高耀如还是一身整整齐齐的少将jǐng官制服,儿子高敬的灰sè西服也穿得规规矩矩。正带着一群新兵蛋子在阵地上抓紧时间练拼刺的张灵甫,浑身泥土,衣履不整,忽然听到有人喊他“张钟灵”,回头一看,啊,原来是自己以前的典狱长来了,喜出望外,急急忙忙扶正军帽,迎上前去,端端正正地立正敬礼:“高长官好!”

高耀如“哈哈”地笑着直摆手:“免礼免礼,你现在是抗rì英雄了,老哥可惜虚长你一个官阶。”

说着,把站在身边的高敬往前一推:“犬子高敬,交给你了。”又拍着高敬的肩膀说:“快喊张叔叔、张团长好!”

一直面带微笑的高敬,便也大大方方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张团长,北大学生高敬前来报到!”

没想到高耀如还真的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前线!

久久地看着这个白白净净、一身书卷气的年轻校友,张灵甫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什么,不想收?是不是还嫌犬子的学历没有你高啊?”高耀如在一旁笑道。

张灵甫醒过神来,面sè凝重地解释道:“可这战争打得实在太残酷了,我担心……”

没等他说完,高敬却插话道:“请张叔叔放心,我决不怕死!您知道沈崇诲?都是大学生,都是富家子弟,他敢驾飞机撞军舰,我也敢拿枪打鬼子!”

他所说的沈崇诲,就是那位在凇沪会战中因战机受伤、与副手一起驾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我空军英雄沈崇诲。毕业于清华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的他,其父也是zhèng fǔ高官,本可在自己的专业里一展才华,但国破家亡之时,他却无法成为建设者,只能毅然参加空军。他的壮烈牺牲,震惊全国,让四万万同胞热血沸腾。

如今,又一位将军之子、又一位大学生,却偏偏要在每天血流成河之际投笔从戎,怎么又不让张灵甫一时语咽,感慨万千……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啊!

张灵甫默默地点了点头,从腰间一把掏出自己的驳壳枪,抛起来在空中掂了掂,然后递给高敬说:“会使吗?”

高敬接过枪,连声回答:“会呀会呀!父亲教过我的。”

高耀如说:“这小子枪法还不赖,打个八、九环没问题,到底是读过书的,头脑就是灵活,一学就会。”

“体力、耐力都没问题,敢和小鬼子刺刀见红不?”

“张团长放心,体力和耐力我在全年级都排前列的,真正上阵杀敌,我想只要见识过一次,我绝对没问题。”高敬回答得干干脆脆。

尽管张灵甫热情挽留,吃了便饭再走,但他还是再三谢绝了,他已没有时间在阵地多呆一分钟了,虽然老虎桥监狱已经迁往chóng qìng,可还得赶回去收拾行李,也要将全家疏散到四川去。国之不存,焉有家乎?

047军情紧急

047军情紧急

1937年12月1rì,rì本大本营正式发布攻占南京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率第10军(含第6、18、114师团及国崎支队等部)和上海派遣军(含第9、11、13、16师团及第3师团先遣队、太谷支队等)合围进攻南京。其中以上海派遣军四个师团进攻南京东郊。

rì军自11月27rì占领无锡后,定下了兵分三路进攻南京的作战计划。

东路沿沪宁路进袭镇江后即逼向南京;中路沿宜兴、溧阳、度秦淮河,攻句容犯南京;西路则先趋广德,攻芜湖,切断十五万南京**的退路。

中路之敌攻陷宜兴后,立即沿京杭国道继续北上,先后占领溧阳、溧水。

12月5rì,中路rì军行进的行列像一条土黄sè的长蛇,蜿蜒曲折地在苍凉的原野上蠕动,千万人的步伐,由远及近地汇成了犹如无数条小溪低语的沙沙声。

前队打头的车辆行使到王家营村附近的时候,忽然发现道路拐弯的地方被挖了一道壕沟,无法通过。于是踩刹车急停下来。就在这时,从王家营村民房屋顶上苞谷堆后面隐蔽着的**捷克轻机枪猛shè过来,第一辆车上的千叶中尉及其以下十七人全部被消灭。

这次战斗是**以后经常采用的伏击战术的典型,使rì军以后痛心地认识到汽车行军中一定要加强对道路两侧的jǐng戒。

广濑是千叶中尉的传令兵,由于偶然的原因没有坐第一辆车而上了第二辆车,因而得于幸免。后来听他讲述当时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