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卦较��

池太师的嫡妻宁氏为救女儿,就和太师的妾室杨柳氏合作,让池越溪的奶妈混入人群,救出人。池越溪是给救出来了,韦秋娘却被池老太太揪住,老太太虽然做惯粗活身子硬朗,但也是不能跟四五十岁正值中年黄金期的韦秋娘相比的,两人推打时,老太太被推入火中。

尽管人很快被救出来,但从此落下个歪嘴歪脸乱流哈喇子的毛病,吃喝拉撒都得人照料。

韦秋娘为重伤朝庭大员之母付出沉重代价,她被投入火中代她的小姐受刑。

起初,池老太太跟前还有专人侍候,三个儿子也讲孝道,都会来问安。但老太太嫌人照顾不周,非要儿子儿媳亲自照料,等到依了她意思姨娘妾室轮番照顾,她又像从前一样嘴巴刻薄想骂就骂。

官太太姨娘庶孙子女们就不爱到她跟前去挨骂,只把丫环婆子推上去照应。

这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太太以前待人也不宽厚,池家三位官夫人早就想摆脱这恶婆婆,自成一家。但老太太不死,谁敢提分家,靠着太师门第好乘凉,但不分,谁都怕自己吃亏。

三房商议后,决定三兄弟住还住在一个大院里,不过,各过各的。

老太太的奉养每房每年出笔款子,放在公中里,专门用来请人照顾。

池老太太脾气差,嘴还贱,一来二去的连丫环婆子都疏懒照顾她。到顾家琪接手的时候,老太太一脸瘦得只见硬骨头,掀开划褥子,一股脓臭扑鼻,全身长满疮褥子,还有白蛆子爬。

顾家琪恶整池越溪那不过是毒药一时作用。哪像这老太太,是日积月累生生熬出来的,这中间难熬难忍可想而知。

鸳鸯珠玉等人捏鼻皱眉挥袖,惊道这池家人也过分了,连老太太都这么苛刻。

“池太师应该不知道吧。这些年够他闹心的。”顾家琪心知肚明老太太这身杰作是谁的主意,她拧了手巾,蘸着药水擦拭老太太身体。

身边人见了,连忙阻止,这侍候人的活她们来做,她歇着。

顾家琪笑,道:“你们主子我呢,为着亲手照顾这位老太太,才留在这腌臜窝废时间,明白吗?”

旁人似懂非懂,却知道顾家琪下定决心要做的事,谁也拦不住。

顾家琪把老太太整理干净了,再请御医来看诊。鸳鸯珠玉又不懂了,就算要做好人,也该让人看到对比嘛,怎么不是在老太太乱糟糟的时候把太医请来做个见证。弄干净了,谁知道是顾家琪不嫌脏不嫌臭地给老太太净身。

在名医好药的照料下,老太太慢慢地能坐能躺,话也说得清楚了。

当然,她苟延残喘后活下来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孽种,把鸳鸯珠玉等人气得差点儿就挥拳头揍死她。

顾家琪听到这久违的叫法,还冲她笑了口。

池老太太认为这贱胚子后的货一定不安好心,有了力气后不是骂就是半夜三更天地瞎闹。顾家琪把她治好可不是让她来折腾自己的,她要骂,银针扎嘴;她不睡瞎折腾,银针封|穴;导致的结果是池老太太看到她就老实,轻轻地哼哼唧唧,大声骂是没有了。

这银针位置也不是乱扎的,顾家琪每天请太医给老太太施针刺激|穴位,跟在旁边学了两手,因此老太太一闹,她就拿针治她。

顾家琪又按太医建议,每天督促老太太动动手腕动动腿什么的。

要说老太太的中风症状还是轻度的,不然,顾家琪就算有现代诊疗仪器也治不好个重度中风患者不是。

景帝十六年夏天来的时候,老太太好利索了,顾家琪拿出轮椅,推老太太出院落散心。

整个池府顿时鸡飞狗跳,丫环婆子们吓得花容失色,惊叫鬼啊逃跑。池大奶奶听到消息,匆匆赶到老太太前头问安,立时挨了一闷拐子。

()

这位掌房奶奶也不敢声张,只叫人把两个妯娌找来,要挨打,大家一起挨。

老太太见这些不孝媳妇,果然是往死里揍她们,恨不能打断了拐杖。

但是,这拐是顾家琪特别找来好藤料请人打制的,杖轻,打人给力,又韧又有劲,老太太打上十年都不成问题。

顾家琪暗笑,不忘劝老太太不要气坏身子,御医说了,她这病不能气,不要上火。

老太太哼道:“我比你更清楚。”一双细眼狠狠盯着府里每个人的脸,这些趁她瘫痪在床就跑到她头上撒野的烂蹄子们,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池老太太康复的消息像鸽子长翅膀一样迅速地飞遍京城每个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