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最后,宁晓雪出马,夷女渐渐安定,养大肚皮。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七个月后,夷女早产诞一子:淡黄|色的头发,蜜色的皮肤,五官脸廓没有一丝一毫继承魏仁帝的地方。

有人说这杂血的不是魏仁帝的种,刘皇后立即来个滴血验亲,在永谦王等皇族宗室前面,刘后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这混血孩子就是魏仁帝的龙子。

同时,刘皇后下懿旨,请海世子司马昶任摄政王,辅佐年幼的新帝。

事实上,三公主曾为自己的丈夫忠肃公爵爷夏侯雍请过命,就算做不成摄政王,弄个护国大将军做做,也是挺好的嘛。

刘皇后忌惮夏侯雍握宣同兵权不交,又知三公主、夏侯雍两个脾性,说不定真会干出杀帝自立为王的谋逆事,还不如选海世子安心实在。

因为,他选的世子妃,是顾家的女儿。

顾家是宁死不反的忠良的表率,那一座血与骨的丰碑,任何一个顾家人都不会打破它的。

九十一回 忆昔午桥桥上饮 往事非烟(一)

前面说到魏仁帝坐上皇帝位不久,就挂了。

没有皇储,在古时候是无法想象的事。群龙无首,有时候甚至被解读为天降灾难。混乱、恐慌、茫然种种无措的情绪弥漫京师,随着仁帝死讯传到大魏各个角落,这种惊慌的空荡荡的感觉,乃至扩散到任何一个拥有魏人血统者的心中。

臣子们纷纷上书,要太后刘春容即前刘皇后早做定夺。

除非仁帝这一脉没有子嗣留下,老臣们才会向李太后请示,在景帝子嗣即仁帝的兄弟里打皇位继承人。

如果到了大臣们向李太后要皇位继承人的时候,那么,刘皇后也就会失去重要权柄,也差不多就是她的末日了。

在争夺皇位继承控制权的关键时刻,刘皇后这位成长起来的深宫凤主,当机立断,非常果决地宣布在仁帝宠幸过的女人中,寻找仁帝的龙子,在没有找到龙种之前,暂由皇叔海陵王、宗室族长永廉王及内阁、六部联合处理朝政,并传告景泰宫知悉。

这份懿旨最重要的一句话,在最后“并传告景泰宫知悉”这句上面。

它意味着内阁六部及皇族子弟无权最终决断政务,而必须交由刘皇后亲自过目后,司礼监方可用印,颁布朝庭旨意。

此举即,后宫干政。

在合法得继大统的皇嗣断绝的特殊情况下,在一些有心人好比说海陵王之流的斡旋下,这分懿旨没有遭到朝臣的反对,大多数人保持沉默。

当然,刘皇后有权利择定新皇储,这是有期限的,也就是妇人怀孕生子的时间段。按最长期算,十个月后的这天,刘皇后就要交权给李太后,由李太后在宗室中选出人,交由内阁及重要臣子敲板。

因为这点保证有言在先,所以,刘皇后涉政的事,就这么安静又诡异地通过了。

当是时,朝中有海陵王暗中推波助澜,后宫有海公公镇守二十四监,刘皇后很放心地投入到“寻找仁帝子嗣”的重要任务中去。

很幸运地,她确实找到这样一个皇权承继着,一个无名夷女生的仁帝遗腹子。

为保住这个孩子,刘皇后下旨,封司马昶他做摄政王。

这时候,司马昶正陪着顾家琪在东南边海岛,夜叉岛上度假养身体。

按说刘皇后的人是找不到司马昶的,找不到人自然不可能把圣旨传达到位,不过,刘皇后新近和秦广陵打上关系,两人同为紫光老道的骨灰粉丝,两人同时做了紫光老道的俗家弟子,并且,两人同样地再次因为紫光老道预知了救世皇储存在的非凡力量而倾倒。

秦广陵知道刘皇后在找司马昶,自告奋勇地帮她传话找人。

作为秦家堡的决策人之一,秦广陵还是和顾家琪的商业代表贺五陵打过交道的。她把装圣旨的金盒交给贺五陵,贺五陵认为自己是没权利决断这么重大的事情的,就把圣旨送回岛上,让海世子夫妇两人自己决定。

这急件送到时,两人在盐水温泉浴里泡澡解乏,顾家琪看了一眼,扔给司马昶。

司马昶瞄都没瞄,任由它掉落水里,抱着顾家琪不让她沉水底,不停地拿下巴摩挲她光滑的肩。气氛正好,情调绵绵,顾家琪有点微醺,呢唔道:“还是得想个法子避避。”

“你管它做什么,”司马昶不满地说道,一甩手把那泡水的圣旨扔到看不见的地方,他颇感厌烦道,“我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被泼狗屎的。”

()免费电子书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