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李大团长山地破袭显威风2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1939年5月2日晚,天气晴。 黑色的夜空中,圆盘般的明月洒下银色的光芒,几乎掩盖了点点星光,皎洁的月色和和煦的晚风,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山区风光。 不过,大老粗李大团长可没心思欣赏这个,他带着1营和2营1200余人,以及武乡地区民兵800多人,已经接近了山区平原交界地带。 今天中午时候,他就向大旅长发了电报,汇报了带着两个营下山去“看看”的计划,大旅长也没含糊,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大旅长,那也是喜欢打鬼子的达人。部队休整半个月,大旅长也有些耐不住寂寞了,这几天他其实就在772团蹲点,也准备带着程团长下山跟鬼子打一招呼,宣告386旅的到来。 奈何772团虽然是主力团,兵力很多,但是之前该部队被抽离386旅,所以没有赶上之前386旅在冀南的大战,也就没有提前熟悉九四式山炮、德什卡重机枪等新武器。如今部队突然列装了大量60毫米迫击炮、部分九四式山炮、德什卡重机枪等诸多新装备,战士们的适应性训练,协同战术训练等都未结束。 部队增添新装备不是战士们学会使用保养就完事的,要想发挥出新装备的作用,部队战士们不仅要熟悉装备使用和性能,还要与原有装备编练合成新的战术。 不说别的,苍云岭时李大团长仅有1门迫击炮及少量炮弹时,只能安排柱子用迫击炮打掉敌人重火力点就行,其他的什么也干不了,还是步兵攻击那一套。 但当李大团长有数十门60毫米迫击炮、12门82毫米迫击炮、2门120毫米迫击炮、2门步兵炮和2门九四式山炮及2挺德什卡重机枪时,就要编练炮步协同战术,编练快速移动时步兵如何配合炮兵携带物资等。 不同的敌人,炮兵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步兵们配合的方式也不一样。 李大团长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天赋异禀,有极强的战场直觉,同时头脑灵活多变,他很快就从独立支队的新兵训练中敏锐的学习到了炮步协同的一些要诀,并运用到了新一团中。 大半个多月时间,新一团的战士们已经适应了新装备,这也是新一团率先出山的原因。 …… “大彪,”李大团长喊过他的头号战将,指着前方山岗上的一个大据点说道:“看到那个大据点没有,一会你带着1营把它拿下来!” “我让炮连配合你!” “8门82迫,2门120迫,4门身管炮,这么多火炮,咱教教小鬼子如何做一个好鬼!” 大彪也拿着新配发的蔡司高倍望远镜观察着这个据点,随后保证道:“放心吧,团长,30分钟我就能拿下来!” 李云龙点点头,随后说道:“这个据点是平遥县鬼子深入山区的最大据点,日伪军数量不少,经营时间也长,别不舍得重迫炮弹” “战斗结束后,你留下一个连负责收拾据点物资,剩下的人前出2公里,盯住鬼子县城方向援军!2门山炮和2挺大机枪(德什卡机枪)都给你,防备鬼子的装甲车和小坦克!民兵给你留一个连,帮你搬运物资。” “之后我带着2营去把周围5个小据点拔了,顺手去周边山区和平原村子镇压土匪劣绅!” “如果鬼子大量援兵过来了,立即电报告诉我!” 这个据点还是去年秋收时张云攻克过的大据点,是专门防备山区的八路军下山而设置的,后来昔榆军分区一直围绕着军分区边缘发力,这里好久没光顾过了,鬼子又经营该据点半年之久。 为了防御可能的攻击,据点鬼子已经建立了4处厚实的大碉堡,周围也挖了战壕和壕沟,并铺设了铁丝网和地雷。如果没有山炮或者120毫米迫击炮,没有足量的炮弹,别说一个营去攻克了,就是李团长全团齐上恐怕也得损失一半战士才能拿下。 不过,咱老李不是现在有炮么! 没说的,盘它! 虽然打下来据点缴获的物资可能还不如炮弹值钱,但是李大团长心里有本小账。 张副司令可是说了,打下一个据点给补贴200发82迫或者50发120迫炮弹。不过这个据点太大,打下来必然得消耗大量炮弹,必须把周边的小据点一起拔了才能有赚头。 李大团长部署完毕,然后就等着一营和炮连发威了! 一营,是新一团的拳头部队,拥有着全团最好的战士,最好的装备。 虽然4月份张云按照新一团编制人数给配置了大量60迫、部分轻重机枪,并加强了82迫、九四式和大口径机枪,使得新一团各营的武器装备极大改善,但李云龙仍然坚持把更多的冲锋枪、82迫及轻重机枪加强到了一营。 这样一来,一营就会拥有更强的火力,更容易打破敌人的防御,攻击敌人的要害,这也是目前八路军很多部队的做法。 (不过,几个月后李云龙就不这么干了,因为他发现一营装备太多影响了机动性,且降低了弹药携带量,不利于大范围机动作战。说白了,这样的配置方式,都是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