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第1/1页)

长安城各大粮行门前,尽管有金吾卫巡逻的人维持秩序,但依旧有人闹事,结果就被悲催的下狱了。 可老百姓们排了长长的队伍,手中提着麻袋,背篼,篮子,等了半个时辰,卖粮的出来说,粮食昨日就卖光了,今日暂时无粮。 而且是全长安城的私人粮行都不售卖粮食了。 百姓们一时间就慌乱了。 这可咋整,好不容易凑够了一石粮食的钱,结果没粮食了? 这个时候,官府的人就出来说,让大家放心,官府有的是粮食,希望大家不要屯粮。 可老百姓压根就不相信。 听闻东西粮食还卖粮食,于是他们果断地撒腿就跑。 所有的人,涌向了东西两市。 东西两市是官营的粮行,但粮食也是有限的,一早上就排了几万人的队伍,并且还在继续。 一上午的时间,东西两市储存的粮食,以六十文的价格卖了个精光。 司农寺宣布,今日下午要从仓库运粮,想要购买粮食的人,只能等明日再来购买了。 同时朝中利用大唐日报宣布,从明日开始,大小粮行,必须售卖粮食,但凡囤积粮食,投机倒把者,以重罪论处。 同时还下达了旨意,从明日开始,开太仓放粮。 但老百姓不买账,依旧我行我素的想买到粮食,只有将粮食放在家里,他们才心中安宁。 下午时。 朝中的监管部门出手了,大小粮行又重新开门营业,否则就重罚。 但这些私人的大小粮行,如今已经被大小世家豪族所掌控,他们只是敷衍了事,将店里的粮食以八十文的价格卖光后,就不卖了,朝中也拿他们没办法了。 终于闭市了,外面的私人粮食,已经涨到了一百文一十文,朝中东西两市,虽然宣布,明日开太仓放粮,但价格却是涨到了八十文。 赵郡李氏府上。 闭市后,大唐的这些寡头们,再次聚集在了一起,并且今日他们必须聚在一起,同进同退,否则赚不到钱,还会惹一身骚。 赵郡李氏,卢氏,崔氏,王氏,杨氏,韦氏,宇文氏…… 朝中要开太仓放粮了,但他们却是不知道,太仓到底有多少粮食,以他们十几家的胃口,能否吞掉。 要是能将太仓的粮食,全部拿下,这粮价就是他们直接说了算,到时候,才是赚大钱的时候。 要是粮食太多,吞不下,那就麻烦了。 李氏的代言人站了起来,神色严肃地道:“明日,朝中要开太仓放粮。” “诸位,将尔等得到的有用信息,都拿出来说说,看看咱们能不能继续屯粮了。” “此事一旦判断失误,咱们这些人,没有一个有好果子吃的。” 卢氏代言人道:“我家上面给我的信息是,太仓如今剩下的粮食,最多三百万斤,而这些储粮,是应对灾情和边关防务的,不是老夫吹,我家上面就有太仓的官员,官衔不低。” 弘农杨氏站起来道:“我家上面在兵部有人,据说,朝中此次西征,实际上派遣了十六万大军,可想而知,这次运往西北的粮草有多少……” “就在前一日,蜀王一日连发十二道八百里加急,向朝中要钱要粮,同时陇右道行军大总管李靖,驸马爷谯国公柴绍两人同样发下八百里加急,向朝中要钱要粮,据闻,西北战事恐怕糜烂了。” “而前一日大朝会上,陛下发火了,要户部尚书刘政会凑粮,刘政会直接就不想干了,说是国库都跑老鼠了,让他去哪里凑粮,局面相当的尴尬。” “据闻,陛下和宫中的人都开始一日一餐,就连太上皇的都削减了用度,这日子过的……” 韦氏站起来道:“是啊,朝中的日子挺难得,我家一亲戚在宫里当差,说是他们都吃不饱饭了,两个月的俸禄都没发,朝中大员这个月俸禄也没发。” 宇文氏道:“我家主人说,官府都向勋贵和世家豪族借粮了。” “说是为西北筹集粮草……” 接着宇文氏笑道:“我家上面发话了,让继续屯粮,等朝中颁布限制的命令后,马上抛售,我觉得,吾等明日继续屯粮为好。” 杨氏的人也说道:“只要咱们心往一块使,肯定能将粮价继续抬升,等太仓的粮食卖光了,咱们再以高价慢慢出手,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赵郡李氏笑道:“其实,这些消息,老夫也有所耳闻,就是不知道真实性和可靠性,毕竟,这关乎到咱们的生死存亡。” “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明日咱们继续屯粮,将太仓的粮食统统拿下,诸位有人脉的,就走人脉,直接从太仓那边买好了,只要给足好处,老夫就不相信,他们不动心。” “如此甚好。” “明日咱们继续观望,继续屯粮。” 午夜时分。 王金子戴着一个斗篷,穿着破破破烂烂的衣服,从下水道爬了出来,朝着四周张望了一下,见没有人,便快速地来到了蜀王府的狗洞。 “汪,汪,汪……”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